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20-6-29 09:51:42

走进福清这座古民居群,听听流传了百年的故事!

波兰村福清·镜洋在镜洋镇原国道 324线左侧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波兰村”三字赫然入目

波兰村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村”、福州市级“新农村建设特色重点示范村”、 “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入列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百村竞赛村”。其文物古迹、古民居更是在福清辖区内名列前茅。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张桥头古民居

一座旧时的老房子
总是牵绊着一段纷扰的过往
走在波兰村村道上,整洁宽敞,花木扶疏。
远远看见前方一处拥有碉堡楼的建筑群,在古厝群里显得别具一格。


它就是张桥头古民居群

古民居群由4 座“六扇五”建筑物组成,分为“三落透后”、“两落透后”不等,全部为土木结构,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房间38间。


现年69岁的古民居主人张也,从天津市某企业工程师职位退休后回到这里长住。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依然对张桥头古民居群记忆犹新。

张桥头古民居群最早在1912年间,由印尼华侨张开文兴建。

1925年, 其先人在古民居中设立“陶民小学”,教师有10来人,班级设置一到六年级,每期数十人,收的都是琯口、磨石、阳下等附近的村民子弟,教育水平较高,在村民们中有口皆碑。

当年,张桥头不但有小学,还有砻米店。

因此,也成为掩护地下党频繁活动的场所。其父张裔琼不但在 “陶民小学”任校长,还是地下党员,设有地下党支部。后考入厦门大学就读,参加革命工作直至离休。


“陶民小学”于1958年从张桥头搬迁到波兰村,更名为波兰小学。1931年间,土匪横行,张桥头古民居为防止土匪袭扰,其族人在建筑群东北方建有“炮楼”三层半,并且设有多个防御垛口。由于配有家丁和枪支,土匪虽然常围之,却不敢进犯,“那个碉堡楼起了威慑作用!”张也说。

上世纪的60年代,张桥头古民居中入驻有“四清”支左部队,古民居中部分文物被破坏。“现在这些立柱对联看起来红红火火吧,那都是2003年重新上漆恢复旧式对联而书写的。”张也流露出惋惜之情。


岁月流逝,张桥头古民居也难逃衰败。
2003年,张必进、张怀、张也等热心人士倡议,募捐到修缮资金20余万元。随即,族人踊跃出工出力出资,张桥头古民居得以修葺一新。

2019年,镜洋镇政府斥资在古民居内开辟“红色基地”,一组组鲜为人知的文图向游客讲述,张桥头古民居群曾经有过的辉煌。


目前,张桥头古民居群住户有17户人口百余人,从商从政、务工务农,分布在国内各地,以及海外的印尼、孟加拉等国。

除了与其他古民居一样的青石柱础、雕梁画栋外,张桥头古民居群还有成片红彤彤的百年地砖保存至今再就是,拥有与众不同的后花园

这些百年前的建筑规制默默地向现代人昭示着张桥头古民居居民们当年的殷实家底和生活情调

走进一座古厝也是走进一段历史张桥头古民居等待想听故事的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福清这座古民居群,听听流传了百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