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走进福清这座古民居群,听听流传了百年的故事!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20-6-29 09: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5358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波兰村
福清·镜洋
在镜洋镇原国道 324线左侧
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
“波兰村”三字赫然入目

0?wx_fmt=png

波兰村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村”、福州市级“新农村建设特色重点示范村”、 “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入列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百村竞赛村”。其文物古迹、古民居更是在福清辖区内名列前茅。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
张桥头古民居

0?wx_fmt=png

一座旧时的老房子
总是牵绊着一段纷扰的过往
走在波兰村村道上,整洁宽敞,花木扶疏。
远远看见前方一处拥有碉堡楼的建筑群,在古厝群里显得别具一格。

0?wx_fmt=png

它就是张桥头古民居群

古民居群由4 座“六扇五”建筑物组成,分为“三落透后”、“两落透后”不等,全部为土木结构,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房间38间。

0?wx_fmt=png

现年69岁的古民居主人张也,从天津市某企业工程师职位退休后回到这里长住。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依然对张桥头古民居群记忆犹新。

张桥头古民居群最早在1912年间,由印尼华侨张开文兴建。

1925年, 其先人在古民居中设立“陶民小学”,教师有10来人,班级设置一到六年级,每期数十人,收的都是琯口、磨石、阳下等附近的村民子弟,教育水平较高,在村民们中有口皆碑。

当年,张桥头不但有小学,还有砻米店。

因此,也成为掩护地下党频繁活动的场所。其父张裔琼不但在 “陶民小学”任校长,还是地下党员,设有地下党支部。后考入厦门大学就读,参加革命工作直至离休。

0?wx_fmt=png

“陶民小学”于1958年从张桥头搬迁到波兰村,更名为波兰小学。1931年间,土匪横行,张桥头古民居为防止土匪袭扰,其族人在建筑群东北方建有“炮楼”三层半,并且设有多个防御垛口。由于配有家丁和枪支,土匪虽然常围之,却不敢进犯,“那个碉堡楼起了威慑作用!”张也说。

上世纪的60年代,张桥头古民居中入驻有“四清”支左部队,古民居中部分文物被破坏。“现在这些立柱对联看起来红红火火吧,那都是2003年重新上漆恢复旧式对联而书写的。”张也流露出惋惜之情。

0?wx_fmt=png

岁月流逝,
张桥头古民居也难逃衰败。

2003年,张必进、张怀、张也等热心人士倡议,募捐到修缮资金20余万元。随即,族人踊跃出工出力出资,张桥头古民居得以修葺一新。

2019年,镜洋镇政府斥资在古民居内开辟“红色基地”,一组组鲜为人知的文图向游客讲述,张桥头古民居群曾经有过的辉煌。

640?wx_fmt=png

目前,张桥头古民居群住户有17户人口百余人,从商从政、务工务农,分布在国内各地,以及海外的印尼、孟加拉等国。

除了与其他古民居一样的
青石柱础、雕梁画栋外,
张桥头古民居群还有成片
红彤彤的百年地砖保存至今
再就是,拥有与众不同的后花园

0?wx_fmt=png

这些百年前的建筑规制
默默地向现代人昭示着
张桥头古民居居民们
当年的殷实家底和生活情调

0?wx_fmt=png

走进一座古厝
也是走进一段历史
张桥头古民居
等待想听故事的你
再苦,也别忘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22 18:29 , Processed in 0.082129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