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清市南岭镇坚持党建引领,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积极探索村民致富新模式,将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市场前景、发展前景深入融合,盘活各村闲置资源,调动村民干事创业积极性,由党组织领办具有村域特色的合作社,组成新的资产共同体和经营共同体,推动村强民富、实现共赢,激发经济发展潜在活力,助力村民提产增收,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歌”。

支部领办合作社众志成城一条心
人心齐,泰山移。南岭镇坚持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通过入户宣传、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等方式,为党员群众详细解读政策、分析发展前景,讲明讲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优势,把个体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采取股份合作、抱团发展、规模经营等方式,建立群众与村集体连心、共责、联利的发展共同体。

围绕“一个中心”统揽大局。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南岭镇紧紧围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个“中心”,依法推进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村“两委”成员依法交叉任职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2021年,新的两委班子上任以来,镇制定了“信念坚定,团结奋进,廉洁奉公,敢于担当,有所作为”的20字工作方针,两委一班人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真抓实干,群众腰包慢慢鼓了起来,村民对村党组织充满了信心,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统筹“多方联动”高位推进。由镇党委牵头,成立镇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专班,形成“一把手带头抓,班子成员分头抓”的工作格局,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依托“一村一品”规划目标,各支部深入农户摸底,及早宣传政策、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号召村中致富能人、种植能手积极入社,产生连带效应,目前全镇5个合作社已全部由村“带头”入股,部分合作社覆盖村民达90%以上。
坚持“典型引领”凝聚动力。南岭镇坚持“先试点,后推广”原则,以“点”带“典”,强“典”领跑,已培育梨洞村油茶种植、文祚村“霍比特小镇”、吉岚村肉牛养殖等典型,以农业产业为纽带探索跨村联动建立合作社,深入挖掘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做实做好“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和“保底+分红”的经济发展模式,强化利益链接,推动农户收益多元化、可持续化,确保农户与经营主体良性互动,产业良性发展,形成良好效应后实行先进带后进,强村带弱村,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
支部领办合作社“三变”改革壮经济
“三变”改革的根本是要带动全体村民实现共富增收,为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禀赋,保证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后劲,依托山区特色农产品、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高效推动合作社发展特色成块、基地成片、产业成链。立足各村地理位置、文化特色、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探索推行合作社自主经营、区域联合、村企合作等多种专属经营模式,提升特色产业优势。


资源变资产。南岭镇地处福清东北部,平均海拔345米,全境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境内山峦叠翠,林木争奇,有山林地2.7万亩,畜牧草场6500亩,周边可利用草场近万亩,水资源充足,水质好,有着良好的资源禀赋。在文祚村党支部带领下成立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投资180万元建设“霍比特”童话小镇,打造出集亲子娱乐、研学、团建、童话体验等项目于一体的文化创意景点,“五一”期间游客数量已破万人,整体项目营收超30万元,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是南岭镇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的一个缩影。
资金变股金。南岭镇是福清著名的革命老区,作为生态涵养区限制了大规模产业发展,青壮年只能外出务工,人口流失严重。支部通过领办合作社后,目前正在探索在法律法规条件下,在党支部书记的领导下,在两委干部及村民代表的支持下,村民手中空闲的资金可以放心地交由合作社进行管理使用,村民以资金入股合作社,多了一条富裕的路子,而合作社有了资金的加持,可以因地制宜将闲置资源变成项目,让入股的村民坐上致富的列车,在支部的带领下稳步行驶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中。
农民变股东。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两委”成员带头,鼓励和支持农民以资金、资产或技术等入股合作社,并占有股份,入股的村民都变成了股东,加强了村集体对村内资产资金资源的统筹使用力度,充分调动了党支部、企业、村民的积极性,做到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加强网格治理、提升培训成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机统一,形成了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团结群众,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链条,实现“支部要作为、党员要带头、群众有实惠、集体有增收”的目标。
支部领办合作社富民强村在眼前
“一花独放不是春,一树独立不成林。支部引领共合作,村村户户地生金。”南岭镇通过指导各村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同时,对村集体“闲置资产”翻修后,以租赁、承包等方式盘活利用,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真正实现村民腰包鼓起来、产业链条兴起来、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的良好局面。

梨洞村——乡村富裕明星村。梨洞村在卢圣文、卢圣平、卢丽丽连续三任村支部书记的号召下,以党支部的名义成立机械工程互助会,形成“支部+互助会”的共同富裕联盟;依托山地资源、油茶原产地两大核心资源,整合改造全村1500多亩山地作为油茶生产发展基地,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成立文华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互助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方式,梨洞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5万元,成为福清市实现共同富裕的明星村。
吉岚村——古法养牛创产业。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重新盘活被圈占数年的2800亩荒山林地资源。吉岚村依托乡贤投资项目,注资500万成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在党员、乡贤的发起下,成立禽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古法养牛模式重振南岭黄牛的品牌,切实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让群众发自内心愿意干、乐着干,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推动共同富裕起好步。
上岭村、南岭村——龙头企业引资金。上岭村、南岭村推动农旅园综合体项目土地流转工作,支部牵头开展土地流转宣传动员工作,按照“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产业走、农民跟着合作社走”的思路,已流转耕地林地约2000亩。龙头企业“融孚”以“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模式,创新“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业态,打造以农牧为本,农旅、文化创意联动发展的乡村产业综合体,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翻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南岭镇的支部领办合作社还只是刚刚起步,下一步还要继续着重解决了“人散、地散、资金散”的问题,努力走出一条“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入、群众得实惠”的强村富民路。相信在南岭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全镇干部群众支持下,南岭镇的乡村振兴事业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来源 南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