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木教 叶向高《人日游龙潭》 61x153cm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草书委员会副主任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人日游龙潭》
叶向高
人日看山雨乍收,溪光山色向人浮。
晴云不散澄潭影,新水初添曲涧流。
选石移尊同取醉,扪萝觅伴共寻幽。
陵源深处何须问,但见桃花便好游。
对于黄檗山来说,历史上最大的外护应当就是叶向高。是他鼎力相助,才为黄檗山请来了大明朝廷刊刻的大藏经——《永乐北藏》,也因此让黄檗寺弘基永镇、坚牢巩固;是他修建了法堂和藏经阁,开堂焚香、为国祝圣;是他修建了纪游亭,使黄檗山门多了一道亮丽的景色;是他的家风家教影响了他的后人,儿子叶成学、孙子叶益蕃、曾孙叶进晟都是黄檗的大护法、大檀越;是他写下了一首首歌咏黄檗的诗词美文,使黄檗成为传之永久的文献名山。
叶向高在北京内阁任上,恰逢为振兴黄檗的中天正圆禅师晋京请藏,以作镇寺之基。正圆禅师前后努力八载未蒙谕旨,未尝夙愿,最后病寂于京城长荣庵,可以说是壮志未酬、饮恨京师。他的徒孙鉴源兴寿和镜源兴慈两位禅师,继承师祖遗志,矢志不移,继续请藏,又前后经历六载,此间正是叶向高孤撑相位七载之际,万历甲寅四十二年(1614年),内阁首辅叶向高伸出援手,为之奏请神宗万历皇帝,才得以敕赐并改额曰“万福禅寺”。后人有“金殿御试,获庸高选”之说,资料记载:兴寿、兴慈二位禅师在金殿之上把《椤严经》倒背如流,万历神宗叹为“和尚状元”。下旨御赐黄檗寺《大藏经》678函,帛金300两,敕书一道、紫衣三袭,还有钵孟等法物,并敕额“万福禅寺”,神宗皇帝特派御马监太监王举赍护藏经到寺安奉。此番“宣赫天章,照耀寰宇”,以致“万里海疆,莫不骇瞩。”从此黄檗宗风再振,一时名噪霄壤。
也就是在在御赐黄檗寺《大藏经》的当年,叶向高辞官获准,告老返乡,荣归故里。回到家乡的叶向高对黄檗山万福禅寺关心尤加,时时来山各方照应。他还捐出了自己的薪水银四百两,在法堂旧址之上,重建了大雄宝殿和藏经阁。他亲自募集缘金,与福清迳江的檀越外护一同倡募善款,重建了山门殿。叶向高还亲自撰写了《重兴黄檗募缘序》,以纪其盛。福清的正月里十分热闹,人日这一天,叶向高登山访寺,写下了这首《人日游龙潭》。
人日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人庆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唐代之后,尤其重视这个节日,如果正月初七这一天天气晴朗,那么意味着这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叶向高笔下的人日这一天的黄檗山,天气怎么样呢?叶向高登上龙潭,天气是“山雨乍收”,有旖旎的“溪光山色”,最重要的是,这一天是“晴云新水”,晴朗的蓝天,预示着来年的平安喜乐,万福随身。除了自己进山登临,叶向高还经常和当地乡绅名流、老朋旧友一同游览黄檗,这里承载着叶向高离开都城,回归山林之后的身心寄托。
文: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白撞雨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