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12

诗游黄檗之三——江淹《游黄檗山》

 
晴天780 发表于 2022-12-16 17:4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4478 8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王钦文 江淹《游黄檗山》 68x138cm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福清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游黄檗山》

 

梁 江淹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残杌千代木,廧萃万古烟。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况我葵藿志,松木横眼前。

 

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赏 析

江郎才尽,原指南北朝才子江淹才思衰竭一事,今喻文人的才华穷尽。江郎才尽、梦笔生花都指向历仕宋、齐、梁三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江淹,他的才尽了吗?显然没有,于仕途他眼光毒辣,在王朝动荡之际选择明主,最终得以安然终老,富延子孙。这里需要说的是他任蒲城县令时登临黄檗,壮游此山,攀岩步青苔,极目十二峰,兴致流露笔端,一时梦笔生花,写下《遊黄檗山》。

 

这首诗记载了黄檗金峰,就是黄檗山的十二高峰。记载了龙泉,黄檗山有九处瀑布、龙潭。可以说是一首典型的登高寄兴之作。江淹登黄檗山远眺,只见天边云彩朵朵,遮住了人的目光,怎么也看不到江浙一带的更远处。这种极力望远而不得的目光中,隐隐透露出诗人被贬之后沉重的心境。住事既不堪回首,还是把目光转向身边的黄檗山吧。先是总揽一笔,指出闽浙一带到处是奇山怪林,神灵仙异; 然后以细致的笔触一一描绘了陡峰蔽日、深穴映光、幽涧喷泉、千年古木、万代雾霭以及禽鸣猿啸的景致。这一大段描绘不仅用词形象丰富,而且色彩缤纷,写山石颜色用了“金”和“铜”,写洞穴映出的光用了“鸾采”,丹岩之红,青崖之绿,泉霭之白,都集于笔下,突出了黄檗山风光的奇异旖旎。诗的后半段,江淹很自然地由“千代木”“万古烟”转入对社会、对人生的思索。秦皇、汉武,人家当年是何等的雄豪,他们尚且慕隐求仙,爱慕名山,何况我早就有淡泊之志。今日得游黄檗山,乃是人生难得之遇,有如此美景浸染其中,何必还为被贬官而闷闷不乐呢?

 

诗人用很旷达的语言吐露了心中的情结,将游黄檗山的感受升华成人生境界的一种感悟。从这首《遊黄檗山》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他的诗歌中借景抒怀的风格。

 

江淹(444-505年),字文通,他的老家在现在的河南省民权县。他 6 岁能诗,13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年少时即因文章而声名显著,20 岁左右就开始与两个皇子打交道,一是教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二是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这也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一生为官历仕南朝宋、齐、梁三朝。梁武帝的时候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受封醴陵侯。虽然他晚年仍然担任齐、梁朝的高官,但是出手作品的质量大不如以前,被认为是才思衰退枯竭,因此世人说他“江郎才尽”,这个说法流传了 1700多年,直到今天,这既是一个文坛掌故,又是渗透到中国文化里去的一则成语。

 

 

文: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白撞雨

高山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8)
耳东陈 | 来自福建
本人文化偏低,路过
收起回复
Snkrs :
2022-12-19 09:47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2-12-16 17:58:43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nkrs | 来自福建
好文采啊 不过看不懂   
收起回复
暖心 :
2022-12-17 10:13 来自广东 回复
暖心 : 我是点赞拿分走人
2022-12-17 10:13 来自广东 回复
晴天780 回复 暖心 :
2022-12-19 01:05 来自福建 回复
晴天780 回复 暖心 : 目的达到就行
2022-12-19 01:05 来自福建 回复
晴天780 : 你品
2022-12-19 01:05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2-12-17 09:42:36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18 05:55 , Processed in 0.066684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