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海口镇深入推行“12371”工作模式,以“无疫小区”创建为抓手,织好网、管好门、守好人、办好事,切实筑牢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
织好防控网
整合网格力量。在原有网格化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细化网格,搭建五级工作体系,整合调动民警、村医、社工等网格力量,吸纳下沉干部、共建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由网格员牵头协调、组团战斗,进一步畅通疫情防控的“神经末梢”。近日,通过市镇两级志愿者服务平台,新招募培训村民志愿者8人、志愿者团队1支,按照本人意愿和就近原则,在晨光等4村参与核酸检测、卡口值守、后勤保障等工作。
畅通运转机制。常态运行线索摸排、人员管控、红色代办、闭环转运等网格功能,优化调整全员核酸检测、生活物资保障等战时功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迅速启动平战转换机制,直接打通“摸排-核查-管控-上报-转运”的网格绿色通道,将闭环管理各项工作分解到人到岗,确保落实有序有效。

晨光村“红色娘子军”广场舞团队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
管好安全门
筑实关口第一防线。对标补齐硬件短板,特别重视优化外卖快递暂存点的集散方案,规范医疗废物收集区的处置与管理流程,并进一步细化工作清单和值班安排表,确保“无疫小区”卡口24小时无缝衔接、有序运转,切实发挥“哨点”作用。全面提升软件水平,严格执行“逢人必查、逢车必检、逢异必报”,动态更新“六本台账”,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加强商贸场所管理。对照督察组的问题清单逐条整改,“举一反三”,杜绝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同时通过入铺走访、集中培训、线上沟通等方式,及时传达疫情防控最新措施,组织突击检查、跟踪督导,确保进店人员“一扫三查”、从业人员“两天一检”等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加强联合执法,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组织管理者在入口显眼位置张贴场所码、摆放防疫宣传展板,广播循环播放防疫注意事项,将暂停堂食、佩戴口罩、扫码通行、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要求广而告之,让推动群众从“让我防疫”到“我要防疫”转变。
配强卡口值守工作人员
守好健康人
强化线索摸排。充实战时大数据线索摸排工作专班,第一时间接收各类数据信息,精准研判、分类处置和全程跟踪,形成数据线索核查和管控措施落实闭环管理,全面提高数据线索排查处置效率。推动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整合大数据线索核查、疫苗接种情况摸排、医社保收缴、“平安三率”宣传等工作要点,制作工作清单,实现一“敲”多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有序核酸检测。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聚焦布置、组织、采样、转运等环节,复盘反思、查缺补漏,进一步优化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综合运用村村播、电话、短信、微信等媒介,组织村民分批次、分时段参与核酸检测,并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送检上门”服务。目前,全镇共设立24个核酸检测点、45个采样台,配备核酸采样及信息登记人员100余名、志愿者300余人,累计检测人员约27万人次,检测结果全部阴性。
入户期间宣传核酸检测通知
办好暖心事
营造安心生活氛围。设立 24 小时诉求服务热线,综合用好网格微信群、学校家长群、商店客户群等媒介,及时转发最新政策、工作部署和防疫知识,畅通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收集好群众反馈,力求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服务。面向居家隔离人员、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实行一对一结对联系,主动提供代跑代办、送检到家、送医入户等服务700余次,切实保障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
优化疫时生产环境。聚焦民生保障功能,动态更新保供单位的名单、联系方式、库存情况,完善村居物资保障网格员和配送方式,进一步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聚焦商贸经营需求,及时收集企业发展情况和困难,针对性出谋划策,提供“线上套餐”、“安心套餐”等研发思路与专业指导,助力商贸企业数字化升级转型,更好适应新形势。
积极服务群众与企业
下一步,海口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鼓足干劲、全力冲刺,推动“无疫小区”创建工作走向深入,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来源:海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