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需要你我,这就是使命。面对仓山区的疫情防控形势,港头镇56名志愿者迅速集结,火速到位,赴仓山区支援,为战“疫”贡献港头力量。
挂帅出征,风雨同舟,“硬核”担当
11月10日下午,港头镇党委书记郑锋根据支援仓山区管控区域的任务通知要求,火速抵达仓山区城门镇前锦村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受任务安排。
到岗后第一晚,他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投入紧张的工作中,连夜与村负责人会商防控工作,了解封控区防疫物资储备、居民日常生活、环境消杀、垃圾转运等情况,并对核酸采样工作流程、居民信息台账、管控区围挡、“扫楼”摸排等工作进行细化规范,并巡查了管控区的卡口。

“前锦村是一个‘城中村’,外来流动人口较多,3个管控区间隔较远,还分布在拆迁区,全封闭管理难度较大,作为该村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我责任重大。”他说道。“我们要摸清摸透区域内所有人员底数,建立台账,实行分区管控、专人24小时专管,确保人员‘足不出户’,做好每日核酸检测等工作。”

第二天一早,他化身指挥员,对核酸采样点现场进行再次检查,引导群众高效有序排队采样。随后就与市委常委王新刚一起拜访了仓山区纪委书记、城门镇书记,以及包村领导,交流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并提出合理性建议,做好相关工作衔接。下午,他再次召开临时支部会议,细研落实物理封控的短板与补救的措施。
疫情当下,城门镇前锦村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郑锋说:“我不怕苦,不怕累,只愿用脚步丈量村落,做防疫一线的‘行动派’,做感知群众冷暖的‘平安细胞’。”

“疫”往无前,奔赴“疫”线,团结一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冲锋在前、敢打必胜……”
从凌晨到深夜,援仓10余天,56名港头志愿者穿梭在各个核酸采样点岗位上,布置场地、维护秩序、耐心劝导、答疑解惑、疏解情绪……闪耀在仓山疫情防控各条战线的“神经末梢”,社区、村居、管控区……他们挨家挨户详细摸排核实人员信息、耐心指导居民做好全员核酸检测采集码预登记、并向群众普及疫情防控个人防护措施,为医护工作者采集核酸做好后勤保障,确保核酸检测工作稳而有序、高效快速顺利开展。

“书记,我参与过多轮隔离点防疫工作,我希望参加到这次援仓志愿服务中!”在接到港头镇党委号召后,港头镇杭下村“85后”青年党员林勇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

“我们四批援仓抗疫志愿服务队平均年龄41岁,大多是基层一线党员,非常能吃苦耐劳,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期,大家特别想尽自己所能做点事情。”镇党委政法委员、武装部长张航说。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港头干部把“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作风展现在仓山抗疫一线,与仓山干群共克时艰,努力为仓山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港头力量。
来源:港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