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一起守好它!”在福清宏路街道融侨锦江小区,业主们齐心协力,共同筑牢疫情“防护墙”,守护好美丽家园。
在宏路街道宏侨社区,类似这样的基层“微治理”并非孤例。在“无疫小区”创建中,宏侨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以“党建三驾车,蜂巢微治理”党建品牌特色引领社区治理,统筹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方力量,通过“物业+社区+居民”的蜂巢网格管理模式,调配联动多方力量,做到五“好”五“快”,推动创建工作创出特色、创出实效。

“蜂巢”微治理
让防疫有准度
在“无疫小区”创建中,如何发挥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楼栋党小组等作用参与基层微治理?“党建三驾车 蜂巢微治理”,宏侨社区的这一党建特色品牌给出了治理“良方”。
这一党建特色就是将宏侨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公司、楼栋党小组作为基层社区治理“三驾马车”。通过“蜂巢”治理结构模式,“三驾马车”在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下,共同建立联席共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以“大网格治理、小单元管理、精细化服务”为思路,共筑坚实“蜂穴”,打好疫情阻击战。
做好每个“蜂孔”的摸底排查工作,是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一环。在社区“蜂巢微治理”党建品牌引领下,每个“蜂巢”以人性化、便利化为原则,创建微信群,按区域管理,防止各项防疫信息传递出错。各网格员“蜂队”利用电话、粘贴通知、上门逐个“蜂孔”摸排等方式,确保无死角、无遗漏,筑牢疫情“防控网”。
同时,“蜂巢”借助邻里守望,加大“无疫小区”创建宣传。呼吁邻居们要适时留意相应住户返回入住情况,及时报告社区,便于社区及时有效掌握,“群蜂”参与携手前行,确保“蜂孔”找得到。

凝聚“党建红”
让防疫有温度
“依姆,要带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看见红马甲,我就安心了,你们辛苦了......”
融侨锦江小区共有449户1540多名居民。在小区,“红马甲”的身影格外耀眼,他们带头“扎”进基层疫情防控工作,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飘扬,党徽在抗“疫”一线发光。
近期,宏侨社区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行动,让党员和退役军人、退休干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协助小区卡口管理、带头做好宣传发动等防控工作。
同时,小区利用网格化管理机制,分区域、分级别,责任到人,层层压紧压实防控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疫情防控不留空白盲区,做到入口管理好、疫苗推进好、环境维护好、个人防护好、群防群控好。

织密“防控网”
让防疫有精度
如何细防严控织密防疫网络,宏侨社区有何“秘籍”?“我们在小区出入卡口等关键点位、关键岗位设立‘哨点’‘阵地’,‘一名党员一幢楼’‘一个支部一楼宇’,把防疫范围细化到最小颗粒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人头熟,提升防疫举措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期间,宏侨社区第一时间号召有关物业利用小区智慧系统,对小区出入信息进行更新核验,确保“应录尽录”,进一步高效精准做好“小门”管理,为疫情防控提供“智慧”支撑。
而针对外来人员,小区物业和社区干部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的政策,同时设置了快递外卖存放点,公示小区的网格分布图,通过小区的人脸识别系统和智慧探头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号召小区业主人人争当监督员,做到应急响应快、组织部署快、服务保障快、配合流调快、应对舆情快。


下一步,宏侨社区将继续动员全辖区力量参与创建活动,营造“健康社区、'无疫小区'、人人参与、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筑牢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来源:宏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