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渔溪镇认真落实福州市“12371”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无疫小区”创建。全镇百余名党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火速下沉战“疫”一线,与医务人员及广大群众一道,汇聚强大力量,构筑严密防线,扎实推进“无疫小区”创建工作。
党建引领构筑“最严防线”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请大家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工作。”“我是党员,有困难找我们,我们将全力协调。”……在每一个村,总是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向群众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这一抹“志愿红”不仅成了最暖的风景,也成了凝聚居民和所有一线工作人员最强大的力量。
在“无疫小区”创建中,渔溪镇坚持党建引领,把“红色堡垒”建在“疫”线,把党的声音、党的温暖以及抗疫必胜的决心传递到每一位群众。全镇共下沉100余名市镇两级机关干部,全力夯实基层力量,构筑疫情防控“最严防线”。


网格治理释放“最大效能”
依托“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渔溪镇南前亭村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村务公开栏、横幅等“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弘扬“小区是我家,无疫靠大家” 的主人翁意识,将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每个小区、每个家庭,织密疫情防控线下“安全网”。
南前亭村通过不断提升网格治理效能,助推“无疫小区”创建,是全镇创建“无疫小区”工作的一个缩影。疫情发生以来,渔溪镇充分发挥“小团队、细网格”治理体系作用,积极开展“敲门”“喊楼”“扫楼”行动,摸清底数。同时,加强采样点人员配备、物资保障,组建入户核酸采样队,推动核酸检测覆盖率100%。


干群同心共守“关键阵地”
“您好,请拿出核酸检测预登记码,我们准备登记信息做核酸。”“老人家,我来给您采样啦,轻轻抬头张嘴就行。”在渔溪镇的每一轮区域核酸检测中,这样的对话,上门采样小分队每天都要讲许多遍。
各村服务卡口,同样活跃着众多自发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群众。他们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进行逐个扫码、测温,做到一车不漏、一人不落,并叮嘱佩戴好口罩,特殊时期尽量减少外出。不仅守住了疫情防控的“关键阵地”,还守护了“无疫家园”。


连日来,渔溪镇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动力,凝聚热心群众等力量,开展“红色代办”“有事找我”党员志愿服务,帮助有需要人员代购生活物资,并对孕产妇、病人等有特殊就医需求的人员落实专人对接医疗服务,筑牢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的免疫屏障。
下一步,渔溪镇将全面夯实下沉力量,推动党员干部精准投入小区卡口管理、人员摸排等相关工作,严把疫情防控"输入关",做到管好小区的门、守好小区的人、办好小区的事。同时加大宣传,发动全民同心战“疫”,持续深化“无疫小区"创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来源:渔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