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阳下街道坚持在思想上不松懈、在行动上不迟缓,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断深化推行“12371”工作模式,强化应急状态“无疫小区”创建。通过严守城市“大门”,稳住商超“店门”,保障安居“家门”,温暖群众“心门”的“四门”工作法,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立体化的社区疫情防控体系,以“疫情防控一线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党员就冲锋在哪里”的使命与担当,筑起阻断疫情传播链的“铜墙铁壁”。
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凝心聚力守“大门”
绷紧“外防输入”这根弦
高速路口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前沿阵地。为全面落实好“外防输入”的要求,阳下街道闻令而动,坚持关口前移,迅速集结起由带班领导、街道干部、执法中队、市下沉干部等中坚力量组成的77人防疫战队,切实提升抗疫一线战斗力。值守人员分为两个班轮流上岗,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对进出城区的货运及外地车辆、随车人员进行防疫排查,坚决堵住防控漏洞,最大程度降低输入性风险。
从每日更新并对照中高风险地区名单,做好与医疗、交通、收费运营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到测量司乘人员的体温,严格查验“两码一证”, 做好入(返)融车辆人员排查管控;从落实核酸采样,提高“落地检”效率,到定时消杀,并全力保障重要民生物资运输畅通……日夜奋战,坚守一线,党员干部们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以实际行动守牢“外防输入”的大门。日均查验进出车辆500多辆,查验、核酸采样人数近600人,一串串数字折射的是党员干部们“不漏一车,不落一人”的责任与担当,构筑的是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阳下高速口核酸检测点
工作人员在雨天坚守岗位
工作人员查验来往车辆及人员信息
多措并举保“店门”
攥紧“社会面清零”主动权
农贸市场、商超等公共场所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员密度大、流动性强,是疫情防控的重难点区域。“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的身影。”阳下街道以党旗为令,强化党员干部对重点场所的督查与指导,坚决啃下防疫硬骨头。
一是下沉一线督导,确保常态化措施落实。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重点对KTV、网吧、酒吧、电影院、棋牌馆等娱乐场所,以及美容美发、洗足浴、SPA、健身房等人员密集的服务场所暂停营业情况进行检查督导,落实社会面管控相关工作;对于超市、肉铺、水果店、便利店、五金店、药店等保障民生确需开放的场所,督导经营主体切实把好进门入场关、人员管理关、场所限流关、“两码一证”查验关、清洁消毒关,并做好应急处置。
二是推广场所码,压实经营主体责任。采取分片包干或分组的方式,确保负责区域的各类公共场所,将场所码张贴于入口醒目位置,并有专人认真查验进入人员“扫码通行”,确保“应扫尽扫、逢扫必验、不漏一人”,提升智慧防疫的准度和精度。
三是着眼稳价保供,满足群众需求。市监所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一线,密切跟踪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确保米面粮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各零售网点价格平稳,市场有序。
督查村小商铺疫情防控工作


走访商超、银行、快递驿站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情况
风雨无阻护“家门”
夯实“无疫小区”主阵地
小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也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近期,阳下街道结合党建引领“无疫小区”创建行动,号召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亮出“党建红”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绿”。
一是备好“六本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摸清辖区内居住人员和商户底数,登记建册并及时更新6类台账,掌握老幼病残孕贫等特殊群体的情况。二是落实卡口值守,做到守土有责。严格落实“八个有”规范设置、“五个一律”规范要求,有物业小区实现专人24小时轮流把守,确保“逢人必查、逢车必验、逢异必报”,使全街道44个卡口党员先锋岗成为战无不胜的“红色堡垒”。三是鼓浓宣传氛围,做到群防有力。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一方面,利用村民(社区居民)微信群等方式及时转发官方新闻、最新的政策要求,切实防止造谣传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大喇叭”的作用,滚动播报“防疫顺口溜”,实现普通话、方言“双语”防疫宣传。发放《给市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


严格落实“逢车必检,逢人必验”要求
群众在党员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排队参加核酸检测
尽心竭力暖“心门”
争当“我为群众办实事”排头兵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不仅需要力度、精度,更需要温度。阳下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员+铁脚板”的工作模式,通过“党群连心网”织密“疫情防控网”,将防疫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依伯,您腿脚不方便,请耐心在家里等待,我们马上就和医护人员上门为您做核酸”“依母,您别着急,我来帮您打开健康码”“阿姨,根据现在的防疫政策,您需要居家隔离,每日要做好体温监测,有什么异常及时向社区反馈,生活必需品之类的如果短缺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一句句真诚的叮嘱、一声声暖心的应答,共同汇聚成疫情防控的“最强音”,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从增强人文关怀,为高龄老人、孕妇、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做好上门核酸,到全覆盖建立楼组微信群、公开24小时应急电话和网格长电话,畅通“即接即办、一办到底”工作机制,村(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们积极投身防疫一线,不舍昼夜,将“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的为民情怀切实转化为工作实绩,构筑起抗击疫情的红色防线。
耐心地向老人讲解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与政策


医护人员上门为特殊群体做核酸
为选择出门做核酸的残疾人士提供帮助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越是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越是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沉着冷静、担当作为。下一步,阳下街道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盯不放”的紧迫感和“人人笃行不怠”的使命感,守好福清城区“北大门”,推动上级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要求在“最后一公里”触地落实。
来源:阳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