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壹福清
2022-10-24 11:30 发表于福建
科学戴口罩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为了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在该戴口罩的场合千万别放松!

别以为只要戴上口罩就万事大吉了!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建议大家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并遵守以下规定:
1
正确佩戴
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2
及时更换
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3
妥善存放
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4
不适要摘
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5
有备无患
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
建议家庭存留少量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备用。
医用口罩主要分为三类: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在我国,医用口罩按第二类医疗器械实行注册管理。作为医疗器械,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无毒无害。
近期出门的市民,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到超市、商场、酒吧、KTV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工作人员不仅要求测体温、亮健康码,还要求扫场所码。一些人感到疑惑:
扫场所码显示出来的也是健康码
啥直接出示健康码就不行呢?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场所码”与“健康码”有何不同?对于精准防疫有何重要性?


如何使用“场所码”?
出行时打开微信“福建健康码”小程序或“闽政通”APP
↓
点击“扫一扫”
↓
扫描福州各公共场所设置的“场所码”
↓
扫码后出现个人健康状态
↓
亮“绿码”即可通行

场所管理者可在“闽政通”上申领该场所的专有二维码并公示。重点场所管理人员要核验扫码人的扫码结果,掌握其个人健康状态。根据“红码禁止、黄码限制、绿码通行”原则和场所相关管理规定,确定是否放行。
“一旦某场所涉及新冠感染者或其他涉疫重点人员的活动轨迹,防疫部门就能通过场所码快速找到相关暴露者并进行管控,这对防止疫情扩散极为重要。”疾控专家表示。
进入人员密集场所主动亮码、扫码还有以下这5种“要不得”





进入公共场所主动扫“场所码”助力精准防控,健康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