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被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影响近海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为尽快消除互花米草危害,维护福建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安全,打造美丽生态岸线景观,日前,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

福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
多措并举推进互花米草除治
9月23日
港头镇率先启动互花米草除治工作

9月24日,省林业局领导赴福清开展互花米草除治现场督导工作,先后实地察看了新厝镇、港头镇互花米草除治现场,并在港头镇召开座谈会,听取我市关于互花米草除治工作汇报。省林科院有关专家提供了互花米草除治相关技术指导。
经测算统计
福清市共有互花米草14276亩
其中2022年底前完成除治8725亩
2023年6月前完成除治5551亩

为了彻底除治互花米草,恢复生态环境,
福清按照省、市安排部署,
福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
多措并举推进互花米草除治。
落实除治任务。根据省市领导近日调研及会议部署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由我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同时由属地镇街按照“一把手”负责制,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推进调查摸排和除治任务,逐一明确除治具体斑块、范围、面积和措施,确保除治及管理分解到岗到人。
科学精准除治。委托福州榕邦林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了《福清市互花米草清理作业设计方案》,按因地制宜、安全、绿色原则,结合互花米草生物特性和规律,科学选用制定“人工拔除+挖掘2358亩”“刈割+翻根11918亩”模式,开展多次除治技术培训。
加强技术保障。成立技术指导组,同时邀请省林科院、省林业规划设计院等科研单位现场指导我市互花米草防范治理工作;以沿海相关镇作为业主,聘请监理单位对属地互花米草防范治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检查;要求施工单位落实三年管护责任,防止互花米草复发,除治后滩涂配种20%红树林等乡土植物,采用无人机航拍等方式进行验收。全力实现“一年明显见效、二年基本除治、三年完成修复、长期加强管护”总体目标。
那么互花米草是什么?
关于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俗称大米草)原产美洲大西洋沿岸。在上世纪80年代,福建省出于防浪护堤等考虑,引种互花米草。由于其繁殖能力强,迅速蔓延开来。互花米草的蔓延繁殖妨碍潮沟和水道畅通,竞争取代土著植物,甚至可能引发水质灾害,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现在,互花米草已被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全力除治攻坚
打造美丽岸线
福清在行动!
来源 壹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