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弘扬乡贤文化、传承乡贤精神,南岭镇在清代嘉庆年间古厝——食菜厝建成乡贤馆,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包括年代馆、聚贤厅和明道书斋共三大板块,并荣获福清市“优秀乡贤馆”称号。小小的乡贤馆,通过挖掘古贤、激励今贤,唤起了南岭乡贤的乡愁,凝聚了家乡发展的心气,促进了乡村文旅经济发展,有效激励了南岭青年见贤思齐、奋发有为的斗志。
一、挖掘古贤
率先破题赋能乡村文旅经济

南岭建镇时间晚,文史资料大多佚失。得益于乡贤馆建设,南岭镇挖掘出了许多古圣先贤与南岭的渊源、故事。比如,西溪村”一门三代八进士“、文祚村先人杨时”程门立雪“、梨洞村朱熹原作题刻——”龙津“石。


1、原乡贤馆的文创团队在完成场馆建设后,深感震撼,决定采取投资、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的OEPC模式,整合提炼南岭镇宋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特色商业街区——西溪宋街,促进南岭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助力乡村文旅经济发展。


2、南岭镇以建设山海草原五环观光步道为抓手,串联起上述文旅资源,让人文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国庆期间,来南岭旅游的游客人数激增,“步道游”图片登上了中新网图片新闻。

3、南岭镇以乡贤馆建设为契机,挖掘出闽中游击队等红色文化资源,依托食菜厝,建设国安馆,获批福清市国安宣教基地;建设党史馆,与文柞村,分别获批福清市研学基地,开通首批红色研学路线。

二、激励今贤
回归家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通过乡贤馆等文化阵地建设,南岭镇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以故乡情结激励村民以乡贤为榜样,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1、卢圣平 梨洞村乡贤
南岭镇梨洞村原党支部书记卢圣平,从村“两委”的岗位退下来后,仍然与年轻的干部想在一块、做到一起,积极发挥村干部和党员致富能手带富作用,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现如今,卢圣平女儿卢丽丽接过接力棒,担任梨洞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父女携手,一个在外,做工程、建码头,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一个在内,建半日闲露营基地,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带动村财收入突破150万元。
▲左二为卢圣平
▲卢丽丽及其引进打造的半日闲露营基地
2、陈邦华 西溪村乡贤
“赤子丹心一片,桑梓情怀不忘”。在事业成功的时候,陈邦华不忘带动南岭镇发展山区总部经济,纳税2千万元,带动镇财有望翻一番,突破7000万元大关,为南岭镇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吴凤辉 吉岚村乡贤
吴凤辉是大山里走出的高新技术企业掌舵者,建立了南岭黄牛古法养殖基地,打造了共享农田认养农业模式,并发动家人、带动邻居,共享农田,组织50户福州社区居民订单认养吉岚村400亩农田全部产出,以此方式聚集乡村人气,推动乡村发展转型升级。

4、黄谷霖 南岭村乡贤
黄谷霖,中国消防忠诚卫士、二级英模,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黄谷霖组织省森林消防救援大队到南岭镇开展消防器材测试、实用技能培训及消防演练,指导镇村干部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积极指导全镇开展弱势群体电线整改行动,助力南岭镇实现上半年“零火警”目标。

挖掘古贤,表彰今贤。近年来,南岭镇不断推进乡贤文化建设,宣传弘扬新乡贤文化,形成了“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的浓厚氛围,让乡贤文化成为南岭镇争当高质量发展“实干人”,建设共同富裕乡村的内生动力。
来源 南岭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