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4

听省疾控专家详解“猴痘”

在这 发表于 2022-9-4 00:4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3734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来自福建 · 海峡都市报

 

今年5月以来,猴痘疫情在全球多国暴发。为提前做好猴痘医疗应对工作准备,提高临床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能力,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今年5月以来,猴痘疫情在多国暴发,全球已有近39个国家报告了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所有50个州都出现猴痘病例。

 

为提前做好猴痘医疗应对工作准备,提高临床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能力,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猴痘是什么?它如何传播?预防猴痘,需要做什么?接种过天花疫苗能预防猴痘吗?目前有疫苗了吗?结合最新指南,我们请来了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两位专家进行解读。

 

人兽共患,猴痘病毒已发现60多年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所所长欧剑鸣主任医师介绍,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1958年,科学家首次在用于研究的猴子群落中发现该病毒,并将其命名为猴痘。其实,猴痘病毒最主要的动物宿主其实是啮齿类动物,包括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

 

1970年,首次在人类身上发现该病。2003年,猴痘首次出现非洲大陆以外的病例。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现,近10年报告的地方性流行猴痘病例的国家数量,多于此前40年报告的国家数,建议各国改善针对猴痘疫情的地方性监测能力、实验室诊断能力,和制定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

 

2022年,随着英国猴痘疫情爆发,且出现社区传播,截至6月13日,全球已有39个国家报告了1600多例确诊病例和近1500例疑似病例,其中32个为疫情新暴发的国家。中国暂没有出现病例,且历史也未出现过猴痘病例。

 

发热、皮疹最典型,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福建省疾病预防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周勇主任医师介绍,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一般先出现在面部,然后逐渐蔓延到四肢及其他部位。

 

皮疹从发病至结痂脱落大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

 

猴痘病毒分为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目前监测结果显示,西非分支病死率约为3%,刚果盆地分支为10%左右。

 

预防猴痘,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起

 

猴痘病毒通过黏膜及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可以是动物传人,也可以是人传人。

 

人类直接接触到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等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可被传染。人传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目前尚不能排除性传播可能。

 

普通人日常如何预防猴痘呢?专家表示,和预防很多传染性疾病一样,预防猴痘我们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喷嚏掩口鼻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平衡膳食、科学健身,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不食野生动物,人类很多传染病追根溯源都来自野生动物,管住手不摸野生动物,管住嘴不吃野生动物,既是敬畏自然,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问答:

 

问:得过或接种过天花疫苗,能预防猴痘吗?

 

周勇: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为正痘病毒属,得过接种过天花疫苗,能一定程度预防猴痘,减轻症状的严重性。天花疫苗(牛痘疫苗)已被证明能够对猴痘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天花疫苗(牛痘疫苗)为减毒活疫苗,为复制型组织培养痘苗。1979年随着全球消灭天花后,天花疫苗已不再作为常规接种使用,我国从1981年开始,各地陆续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到1984年全国完全停止接种。此后,我国没有再进行天花疫苗(牛痘疫苗)的一般人群接种。

 

2019年美国批准了一款可用于职业暴露风险人群的非复制型猴痘疫苗Jynneos(MVA-BN),国内非复制型痘苗正在研发中。

 

问:针对猴痘,我国目前采取了哪些防疫措施?

 

欧剑鸣:目前,我国未报告发现猴痘病例,也没有报告在动物宿主发现该病毒。目前的重点是外防输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进入中国国境的旅客只允许携带猫和狗这两种伴侣动物,而且一名旅客只允许携带一只,严禁携带松鼠、兔子等啮齿类动物。

 

目前我国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的外防输入政策对预防猴痘也有同样适用。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7-5 02:11 , Processed in 0.060710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