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前往位于镜洋镇的福清市火麒麟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指导该公司发展民俗文化创意产业。

当天,大家兴致勃勃参观了福清民俗收藏家张在华落户该公司的民俗收藏品及红色体验项目。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对该公司的民俗文旅小镇的产业规划,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福清市火麒麟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是一家集食用菌生产、开发、示范、销售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

2014年投资1.7亿新建食用菌生产加工标准厂房5万多平方米,全年可生产鲜菇5000多吨,已成为海峡西岸最大的绣球菌规模化生产基地。所开发的国内稀缺的食用菌菇绣球菌,享有“万菇之王”的盛誉。“响德宝”品牌被认定为福州市知名商标。


该公司曾获评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省最具创新成长企业等称号。企业创始人陈美英当选福建省食用菌学会理事,获评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州市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据悉,该公司占地面积130亩,今年拟用作民俗文旅小镇的用地为70亩,总投资将达3500万元。


该民俗文旅小镇包括民俗文化观光区、湿地公园、度假别墅区、餐厅和商务会议区、儿童娱乐区、漫步休闲栈道区、登山步行道,攀岩区、农具使用示范区、塑石假山瀑布区、烧烤区、景观垂钓区、聚会舞台表演区、多功能团体活动区、阳光休憩区。游客到此,可以过上真正的农家生活,找到返璞归真的感觉。


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陈维宁表示,民俗文旅小镇要突出文化主线,探索好的运营模式,推进项目尽快落实、落地;进一步细化方案,打造有特色的精品项目。

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顾问一禅向该公司赠送了写有“如意”两字的墨宝,同时建议民俗文旅小镇要做好规划,找准定位,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文创园;要摸清家底,着力挖掘特色资源,延伸民俗文旅产业链。

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毛立平希望民俗文旅小镇要在文旅产品打造、推广上,深入挖福清文化内涵,充分彰显本土文化魅力;夯实文旅融合发展基础,科学规划文旅产品,立足长远发展,主动融入福清乡村振兴战略。



福清市社科联副主席、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院长、福清市非遗研究会会长林秋明希望民俗文旅小镇要突出创意引领,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民俗文创产业。通过深度创意开发,贯通文化资源端、创意研发端、生产营销端,让文化资源从历史深处 “走出来”“活起来” “火起来”,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林秋明同时表示,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福清市非遗研究会愿意积极对接,适时将两个机构的研学基地落户该民俗文旅小镇;积极引导文艺界人士在这里培育富有特色的沙龙活动,营造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社交空间。

来源 文化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