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低矮、杂乱无章的自建房中
抬头就是高楼大厦

大部分人对“城中村”这一词并不陌生
对它的印象依旧是
“城市发展中慢半拍的城乡结合部”
“与繁华都市割裂的另一个世界”

在福清
大大小小的城中村星罗棋布
这些看似格格不入“边缘地带”
现在怎么样了?
PART 01
镜头记录下真实的城中村

01 为你遮风挡雨,即使破败不堪

如果将房子比作大树,这里的老房子早已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像一尊屹立不倒的守护神,哪怕墙皮脱落、破败不堪,依旧为你遮风挡雨。

在城中村,三层的低矮民房是这里的“标配”。你眼中杂乱、拥挤、肮脏的表象下,是将人类智慧发挥极致的生活“真理”。无论是空间利用,还是各种生活窍门,都有独特的门道。

风格各异的自建房,如野草般漫无章法地生长。一楼开店铺,楼上民房单间出租,几乎成为城中村的“传统”。

顺着“村路”一直走,你还会看到,或许家门口就是臭气熏天的垃圾堆,或许杂物占道无人在意……这些都是居住于此的真实生活写照。

02 城中村里低调的华丽

在福清,“落后脏乱”不再是城中村的代名词,越来越多藏在城中村里“低调的华丽”。

对这里的人来说,“某某村”不再与“乡下”画等号,名字只是指引你家的方向。

城中村的房屋也可以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如果你细心留意,还会发现很多设计精致独特的建筑,随意一撇就是一道风景。


03 这里浓缩了人生百态
隐形土豪遍地走

在这里随便掉块砖下来,都能砸中几个房东。看似落后的城中村,街边摆摊的大哥、卖菜的阿姨、开理发店的叔叔……可能单靠收租就月入几千上万。

在福清,但凡去过几个城中村就会发现,楼下停着“豪车”已不足为奇。或许你刚刚擦肩而过的就是一位隐形富豪。


在福清拼搏的异乡客

除了原住民,这里还有数量庞大的租客群体。城中村就像南来北往的人流“枢纽”,给来到此地的异乡客或刚毕业的年轻人一个暂时的容身之所。



墙边随处可见的租房“小广告”,看似“不靠谱”却是最实用快速的消息渠道。这里或许与繁华商圈不过5分钟距离,房租却是外面的1/3或1/4。你可以用三四百租下一间房,即使工资不高也能负担得起。
没有光鲜亮丽,只是平凡人的辛苦

很多人喜欢用“贫富”标准,给所谓“城市底层人”的生活贴标签。但生活真实的面貌,只有走进人群才感受得到。

走在城中村的街边巷尾,或许没有那么多光鲜亮丽,有的只是每个平凡人的辛苦。


走街串巷收废品真的很辛苦;风驰电掣的外卖小哥也有“停”下来的时候;卖菜为了省几块钱,多走十几分钟货比三家……

对这里大部分人来说,每天下班后的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

路边环境一般的小店,味道或许意外的不错。独自享受或是约上同事好友,饱餐一顿就可以抚平一天的疲惫。

看似粗鲁喧闹的饭馆,没有曲迎奉承,不为应酬而喝酒。划拳吹牛会老友,不自怨碌碌无为,只感叹平凡可贵。
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用一个个朴实无华的生活场景,组成的人间烟火气。

△对家里的一砖一瓦都如数家珍。

△即使腿脚不再利索,行动变得迟缓,也会将自己和小家打理得整齐干净。

△房子是租来的,生活是自己的。爱做饭的人一定热爱生活。

△家里都有电视,但和大家聚在一起围观更精彩。
PART 02
在这里生活,才知道的秘密

01 20块解决一日三餐
不同于“村外”的繁华,这里遍地都是看似不合规范经营的小店,没有时髦前卫的装潢,没有高端食材和所谓“上档次”的料理。

与商圈“一墙之隔”的城中村,墙外是物价飞涨的城市高消费,墙内是消费水平仍停留在过去的便宜实惠。

在这里,不到十块就能解决一顿饱饭,两三块就能搞定一顿早餐。



路边的各种美食摊位,“到点了”就蜂拥而至。

沙县小吃、四川面馆、螺蛳粉、烧烤、卤味、麻辣烫……对口腹之欲没太高要求的城中村居民来说,这里的美食已足够丰富。

为迎合年轻人多样化的口味,被“排挤”出市场的古早美食,在外面很难找到,在城中村却人气依旧。
02 这里啥都缺,也啥都不缺



没有随时上新、品类齐全的大超市;没有规模庞大规范整洁的菜市场,没有医院、品牌车行……


“挂羊头卖狗肉”的场景,在这里并不稀奇。大多店家不会浪费时间在招牌装修上,想找一家店只能靠记忆。
在这里生活看似什么都缺。
但也什么都不缺……


每走几步就能遇到一家规模不大却五脏俱全的超市,有品种不多但实惠可口的菜市场、水果摊,都是当季的新鲜时蔬。



十几二十块就能享受洗剪吹一条龙,手艺也不差。想修个手机、补改件衣服,下楼拐条巷子就能搞定。






这里有学校、有诊所、有快递站,有的城中村甚至配备了篮球场。


衣食住行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此时“村里村外”的边界感不再重要,因为生活方式并无高低之分。
03 交通闭塞,却四通八达

没有方向感的人,一头扎进城中村基本上绕不出来。楼与楼之间的狭窄通道,数不清的分岔巷子,一眼望去不知通向何方。

四轮基本寸步难行,两轮需要娴熟车技,掉头难不算问题,一不小心还会走到别人家里去……

城中村的交通情况,闭塞难行是事实,四通八达也是事实。

正常驱车十来分钟的距离,穿过城中村或许5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不都是坑洼崎岖的小路,如今越来越多平坦宽阔的水泥路。

PART 03
福清城中村的未来会怎样?
无论久居福清,还是在世界各地拼搏的福清人,这些年提到福清,都会感慨变化之大,高楼四起,商圈蓬勃,公园遍地。

福清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出现,或许大多人眼中它是缺乏规划和管理,且人流混杂、治安混乱的灰色地带。
“改造城中村”就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向,隔两天就能看见新的征迁公告。前两年音西街道的西楼村和相邻的瑶峰村,更是“全村拆迁”。


福清知名城中村“霞盛”,改造后“脏乱差”的房屋片区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干净的居住环境。

改造前

改造后
但并非所有人都希望“城中村”消失在城市版图中。
在原住民眼中,城中村是他们祖辈生活的家园。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而言,只有城中村才能给他们如此交通便利却不昂贵的栖息之处。
虽然目前福清城中村是不完美的,但这里却是许多人在城市中新生活的起点。福清城中村的未来会怎样?让时间来给我们答案。
来源 福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