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去年底,市少体校男排健儿代表福州组队参加2021年省青少年沙滩排球锦标赛摘取桂冠;2019年8月份,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首进半决赛,并进入全国四强,创福建参加该赛事的历史最佳成绩……
少体校健儿参加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
随着竞技体育实力大幅提升 市少体校培养的健儿们 在各级各类比赛或考核中 屡获佳绩,为我市争得荣誉 该校也连续三届蝉联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这些成绩的取得 得益于我市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得益于市少体校一如既往拼搏前进向上 自始至终坚持备战训练 培养和输送青少年体育拔尖人才
多年来,市少体校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体育强市”目标,把培养和输送青少年体育拔尖人才摆在首要位置,按照“选好苗子、打好基础、培育人才、提升发展”的导向,坚持“体教结合、读训并重”,做到“两手齐抓”,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市少体校着眼高标准 坚持按照“三集中”要求 即文化集中、训练集中、食宿集中 来推进学校的设施建设
每年市财政均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教学和训练条件。目前建有举重训练房、体操馆、多功能馆、球类馆、400米标准跑道田径场、风雨跑廊、游泳池等。
同时,持续加强文化教育建设,设小学3-6年级,中学阶段的学生文化学习依托侨中、二中,形成相对配套和集中的学习条件,为学生安心学习、用心训练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市政府还斥巨资兴建了市体育馆、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等一批大型体育场馆。这些体育场地的兴建和改造,以及大批训练器材的添置,使少体校业余体育训练的条件得到很大提高。
这些年 市少体校坚持多渠道选才 做到早发现、早培养 并进行有系统的训练
为了发现选拔体育好苗子,每年各位教练都会多次分赴各镇街小学选才,并把发现的体育苗子纳入假期强化集训,最后将有培养潜力的优秀苗子招入少体校,确保每年输送50-60人的新鲜血液。
此外,围绕打造龙头、夯实基石的理念,在致力强化少体校建设的同时,也着力在全市选出体育训练开展较好的中小学校作为业余训练点,由教练进行点对点辅导。目前,全市有9所学校被列为市级排球、田径、羽毛球、武术等项目训练基地,5所学校为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所学校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形成点面结合的体育人才选拔格局。 选好苗子后,少体校教练还要做学校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学校和家长的支持。苗子进入少体校,还必须对他们负责,带着他们训练。比如培养、输送徐云丽、林武钦的陈丹教练;培养、输送林莉、杨晓燕的杨香明教练;培养、输送郑幸娟的郑祥萍教练……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又有强烈事业心的教练的辛勤工作和倾心教导,才使得这些运动员脱颖而出,登上全国、亚洲乃至世界冠军的宝座。
近年来 市少体校围绕 “确保拳头项目,巩固重点优势 发展基础项目,培育新兴项目”的思路 采取以比赛促选才的办法 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 不断加强项目建设
目前,少体校开设了田径、游泳、排球、体操、举重、跆拳道等6个项目。其中,田径项目被省体育局确定为“单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另外有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柔道、武术散手、拳击、摔跤等项目,与福州市体校、体工队联办,与基层学校共建。 同时,还依托各类体育协会有效的培育新兴体育项目,形成体校协会资源对接、优势互补的项目建设的路子。每年还积极参加省、福州市各项竞技体育比赛,以此推动学生体育训练质量和水平提高。逐步形成以市少体校为龙头、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社会协会力量为辅翼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业余训练网络,推动了体育人才的选拔。 经过发展,市少体校成为我市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先后培养出徐云丽、林莉、郑幸娟、林华灯、梁学仁、梁友祥、严炎凤、蔡秋水等一批运动健将,向国家队、省体工队和省、福州市体校及大中专院校输送数百名体育后备人才。我市选送的运动员参加第1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韩国第17届亚运会、第17届女排世界锦标赛、第18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和全运会等一系列大型赛事,均取得好成绩。 建校以来,福清市少体校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主管部门授予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福建省体育业余训练先进单位、福建省体育人才输送奖、福建省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十佳单位等荣誉。
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