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近日,记者走进龙田镇东华村,美丽清新的乡村风光扑面而来。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摊贩村”。
近年来,东华村党委探索“三引三联三创”的工作模式,发挥党员企业家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做大做强水产加工产业,实现了从小渔村、“摊贩村”到产业兴旺、宜居宜业村的华丽转身。
东华村位于龙田镇东南部沿海。20世纪80年代,该村党员何殿官、何国清联合6名股东,兴办了第一家冷冻厂。经过不断发展,全村形成了以水产品加工出口为主的产业集聚效应。截至目前,该村有8家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品牌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东华村也从一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渔村蜕变为享誉国内外的“水产王国”,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如今,以党员企业家为代表,成长起来的第二代、第三代东华人,不断探索拓展,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足迹遍布全国,放眼走向世界。在推进本地水产企业技改升级,实现水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增加附加值和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同时,还涉足房地产、钢铁等其他领域。
“村里的企业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创业,投身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和龙田小城镇建设。同时,也积极回报桑梓,设立东华村发展建设基金,扶持各项公益事业建设。”东华村党委副书记何道标说,近年来,在党员企业家的带领下,该村先后筹资修建了6条总长5600多米的环村水泥路、2000余米的环海滩休闲步道,以及现代化公园式小学、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东华村部办公楼等,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我们将党支部建在非公企业,先后成立了龙威、东威、朝辉、谊华、闽华、华盛、东星、恒泰、兆华等8个党支部。”下派东华村第一书记陈潮宇说,该村积极探索“村企联动创双赢”党建模式,选派党员干部到企业挂职、任职,让熟悉村情民意的村干部学习经济知识和产业经营,不断提升村干部发展经济的本领。同时,发展企业高管入党,使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并引导企业到元洪投资创业。截至目前,共有500多名村民在东华籍企业里工作,60多名在外企业家和公司高管中有20名是党员。
东华村老党员何其银与老乡贤何宝乐,是东华村矛盾纠纷调处的能手。有一次,村民醉酒打架,他们与双方当事人单独沟通,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经过客观公正的调解,最终当事人握手言和。
为做好乡村治理工作 东华村由村党委牵头、乡贤党员带头 定期座谈商议 引导大家建言献策 同时 邀请公道正派、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同志 参与矛盾纠纷调处 把矛盾纠纷调处在基层 化解在一线 消除在萌芽状态
“重大纠纷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但在东华村,没有这样的不和谐音符。”陈潮宇说,近期,该村开始安装了26个高清摄像头,其中在进村、出村等重要道路,安装4个具有人脸识别系统/车牌识别系统的摄像头。这些智能安防设备,为村民增添了一道安全防护网,让村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作为老牌五星级党组织 东华村党委长期着力提升 党组织建设质量 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培育好乡风 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良好风尚
巡更、巡河护河、清沟扫地摆整齐、“平安三率”入户宣传……东华村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带动团员青年,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密切联系群众。村里还充分利用文体中心平台,开展“忆苦思甜颂党恩”宣讲,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文艺下乡巡演等活动,丰富党员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村党委牵头乡贤促进会,建设乡贤馆,并评选和表彰身边的好人好事,为培育文明乡风注入新活力、积蓄大能量。
下一步,该村将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盯“谋求幸福”这个目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