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保险消费者 警惕“代理退保”风险

陈?? 发表于 2021-11-18 15: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6517 4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警惕“代理退保”风险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指出“代理退保”行为不仅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而且最终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150008oa2076pmmzucrurl.png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代理退保”暗藏陷阱或“财”“保”两空

记者从漳州市消保中心获悉,消费者M女士在市区某保险公司投保多份保单,已正常缴费多年,突然于2021年9月通过多种渠道屡次投诉保险公司并要求全额退保。因M女士的投诉号码与其在保险公司预留的号码不一致,保险公司经过核查并上门与M女士面谈,了解到有第三方代理退保人员主动接触M女士,在第三方引导下M女士决定退保。据M女士反馈,之前的投诉确实不是本人所为,第三方代理退保机构指导其另外购买一张电话卡和银行卡绑定,交由第三方保管,且要求M女士本人不能与保险公司接触,此前的投诉均是第三方用M女士新开通的手机号冒名拨打的。目前第三方正催促其签订代理退保协议,且协议中第三方将收取M女士40%的手续费。保险公司了解情况后,告知其若最终办理了退保,不仅将失去原有保障、损失手续费,同时还会泄漏个人信息,后果不堪设想。最终该女士放弃与第三方签订协议,保护了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据消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某些“代理退保”行为并非真正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是以牟利为目的诱骗消费者办理,其中隐藏多重风险。如代办退保前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或缴纳定金;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其他公司保险产品以赚取佣金等。此外,部分组织还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及身份证复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甚至有不法团伙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等。

02

合理合规办退保 保障权益最大化

市保险行业协会提醒,常见骗术有不法分子自称是金融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通知保险消费者其购买的保险出现问题建议退保。保险消费者在接到此类电话后,应详细询问来电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单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并就对方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对于来电人存在诈骗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嫌疑的,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更不要自行通过网络等其他渠道寻找不法机构,委托其处理保单问题,以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通过投诉反映问题、提出诉求,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手段,但一旦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则可能会对行业经营造成不良影响,最终还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那么有正常退保需求的消费者该怎么办呢?消费者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相关服务需求,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也可以通过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等方式,向监管部门反映。值得一提的是,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设有犹豫期,一般犹豫期是从投保人收到保单并书面签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投保人可以仔细考虑所购买的产品是否合适。如果所投保的产品与需求不符,投保人可要求解除合同,并不损失保费。


2021年8月,L女士拨打市区某寿险公司客服热线,称自己购买了一份保险产品,经过和家人再三衡量之后,认为保险产品不符合自身需求,想退保后换购一份适合自己的产品。该寿险公司工作人员根据L女士提供的保险合同信息查询发现,该保险合同还在退保犹豫期内,仔细确认客户退保的真实意愿之后,立即安排该保险合同服务人员主动协助L女士办理了犹豫期退保手续。按照合同约定,犹豫期内退保除了申请纸质保单的扣除相应的工本费外,没有其他经济损失。L女士对该寿险公司的服务表示满意。

03

保险销售人员参与“代理退保”将被视为失信行为

此外,近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发文表示为坚决抵制“退保黑产”等行业痼疾,加强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正在编制《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执业失信行为认定指引》,以便更好地保障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指引》中明确,涉及组织、参与“代理退保”活动将被视为执业失信行为。“代理退保”活动是指个人或团体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以维护保险消费者权益为幌子,采取恶意投诉举报或者组织、指使、教唆、诱导客户非正常退保、侵害客户合法权益的活动。主要包括将客户信息提供给职业化第三方从事“代理退保”;以能够“全额退保”“代理退保维权”误导客户,怂恿客户退保并从中获取利益;参与、教唆、指使、诱导客户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进行恶意投诉、诬告等。因此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也应该时刻规范自身行为,远离“代理退保”活动,共同维护行业秩序。


来源:漳州市保险行业协会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4)
木头人 | 来自福建
好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1-11-18 16:43:35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菠萝的海 | 来自福建
消费权益要保障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1-11-18 16:43:44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人生屏蕊 | 来自福建
这个是的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1-11-18 16:43:5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天山居士 | 来自福建
可以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1-11-18 16:44:3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20 09:44 , Processed in 0.082480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