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最近地产圈不太平是大家都知道的,负面消息占据了大众视野。悲观的情绪容易被放大,当下地产人的心态正是如此。
但是回望过去两年对于地产的困难描述,又会有不同的发现: 2019年:可能是近十年楼市最差的一年! 2020年:是史上最难的一年,是至暗时刻!
身在当下,都是最难的时刻。 如今的2021年,的确是难上加难,融资受困,销售高压,回款乏力、但到期的债务一个个扑面而来,而后是爆雷,是躺平……不少老地产人吐槽:“从业近20年,从没有见过行业像2021年这么难!” 2021年就是房地产最难的一年吗?
2022年就会好吗? 答案是“未必”! 今天我们从各个角度来聊聊房企当下的生存状态和背后逻辑,尽量从现象背后看本质,从焦虑背后看机会!
首先一点,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还是商品房销售面积,跟疫情前相比仍然达到了两位数增长,跟去年同比也仍有接近10%的增长,这样的行情怎么也说不上差。 今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2568亿元,同比增长8.8%;比2019年1-9月份增长14.9%,两年平均增长7.2%。 1-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3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3%;比2019年1-9月份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4.6%。 甚至有智库认为,由于前9个月销售金额,已达到13.5万亿元,如果10-12月月均销售金额达到1.3万亿元,则2021年销售金额将再创新高。 其次,政策已经见底,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建立。“三线四档”规则试点房地产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个人住房贷款集中度稳步降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不会变,监管将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长效机制。 或许是这些年房产投资属性太强,都忘记这其实是民生行业。 事实上市场信心的最强音往往来自监管,监管注意到了市场的风险也会注意到需求。监管已经提出将保障刚需群体信贷需求,同时保持房企信贷平稳有序。 根据了解,近期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各家银行,有些已经恢复正常信贷加快放款速度。
一个重要原因是2021年楼市直接从“盛夏模式”进入“寒冬”模式,中间连个“秋天”过渡都没有,这就让所有地产人,尤其营销人难受了!比如2021上半年是盛夏模式,虽然融资收紧,但好歹销售业绩和回款还不错,还“大丰收”,比如上半年销售额为9.3万亿,比如百强们36%的业绩增长……房企只要有销售,有回款,即使债务到期,也是能应对的。但问题是进入下半年的7月,楼市速冻了,转变太突然。很多房企都还没从上半年的喜报中回过神,怎么后面楼市一下变天了?据克而瑞统计,10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7761.4亿元,单月业绩规模较9月环比回升1.4%,同比降幅收窄至32.2%,同比去年同期延续了自7月以来的下跌趋势。销售的下滑与融资额的下滑几乎是同步的。比如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今年前9月100家典型房企融资量同比下降21%。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分析,结合经营质量与财务风险两个维度,将27家房企划分至四个象限。发现,虽然在92家典型样本房企中有27家房企连续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保持净流入,但其中三分之一仍面临经营与财务压力。
图:27家房企2020年净现比及扣预杠杆散点图
注:以净现比0.21(2020年平均数)、扣预杠杆70%作为横纵坐标轴交点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CRIC
从27家房企2020年净现比及扣预杠杆散点图中可以看到,第一和第四象限的房企净现比大于平均值,整体经营质量相对较好,而第二和第三象限的房企净现比小于平均值,经营质量相对来说有待改善。第三象限房企,截至2021年中期,基本三道红线全部达标。总体而言相对稳健,但需要注重销售回款质量的提升,及加强应收账款管控。而位于第二象限的房企,一方面降杠杆任务迫切,另一方面销售回款等方面的经营质量相对欠佳,需谨慎关注。 今年对于整个地产行业来说,2021年是个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各类调控政策不断出手的大环境下,行业的共识逐渐形成的过程:行业微利时代到来,竞争进入白热化,告别了粗放管理时代,聚焦精细化、更灵活的体制,将权力进一步下放,架构更加精简,不断推进区域深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