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6月7日上午,福清市慈善总会每周例会结束时,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恭尧向大家郑重地宣布了一件事:“下午三点钟,上迳镇有一个名叫杨勤的小伙子,要来我们总会捐款一万元。本会要举行一个仪式,全体同志都要到场,给他鼓励,为他点赞。”
杨勤是谁?一万元也不算多,为何如此重视?陈恭尧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于是讲述了这件事背后的故事。杨勤是个85后青年,老家在上迳镇南湾院林村。他的父亲杨孝兴是一名铁匠,18岁来到镇上,成家立业,打铁兼修理农具。杨勤13岁的时候,父母又给他生了一个小妹妹。
2009年,杨孝兴突患黑色素癌,四处医治无效,几个月便撒手人寰,年仅48岁。老杨生前是个热心人,喜欢帮助别人,人缘口碑非常好。
1993年,母亲抱着6岁的杨勤与年轻的父亲在小镇的家门口。杨孝兴英年早逝,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杨勤当时20出头,妹妹刚上小学,妈妈在家务农,高龄的爷爷也需要赡养。他只得挑起全家人生活的重担,独自外出打工。先后做过高尔夫球童、练习场服务员兼助教,以及在汽车玻璃厂工作。为了多赚一点钱,他那时起早贪黑,常常要打两份工。
十多年过去,在外闯荡的小杨成长为一个充满自信的英俊青年。
虽然颠沛流离,备尝艰辛,但小杨始终满怀一颗爱心,努力去做善事,一有空闲,就去参加公益活动。除了在工作所在地到孤儿院做义工外,小杨逢年过节回家,都要去看望附近村庄的孤寡老人。
小杨在福州孤儿院陪护病残儿童(电视报道画面截图)。
前不久,福清慈善总会和市文明办联合举办“凡人善举,大爱福清”公益活动。小杨看到报道后,就联系总会,要捐款一万元,希望能资助几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陈恭尧听到这个消息,便分别打电话到上迳镇政府和南湾村委会,询问杨勤的有关情况。这一打听,才了解到小杨父子两代人的事迹,而且得知他本人坚持做好事已经连续12个年头了。
杨勤慰问上迳镇仙井村92岁高龄的五保户卢淑金老奶奶和她的儿子。(电视专题片报道画面截图)
当天下午,小杨准时来到慈善总会,一切程序如事先约定的那样,简单而又隆重。
陈恭尧会长代表福清市慈善总会接受了杨勤捐赠的一万元现金。
说到自己从事公益活动的初衷,杨勤说,主要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杨勤说,他父亲生前在镇上开铁匠铺30几年,不仅以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享誉四方,更以热心服务,乐于助人备受称赞,“父亲打铁或修理农具有个习惯,每当遇到老人和穷苦人,他总是少收工钱,甚至不收钱。这一点让我印象很深。”
杨勤帮老人烧火做饭
杨勤说,父亲在世时经常说,谁都有下雨天没伞的时候,我们如果有能力,就帮人家一把,“我现在有能力了,父亲在天之灵,知道我这样做,一定会非常欣慰。”
杨勤为老人洗衣服 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