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甲醛行业充满了争议,作为行业内人员今天和大家聊一下除甲醛这个智商税问题。
因为有几个前提问题网上讨论比较多,就简单概述。
1、甲醛的来源问题
家里甲醛超标主要来源是三醛胶特别是脲醛树脂胶,这类胶因为性能、性价比的原因占据了主流市场。
2、甲醛危害问题
甲醛有危害,也是明确的一级致癌物,但和网传的白血病并未定论。这个其实不好解释,你可以这么理解,酒精、烟均是致癌物质,但和肝癌、肺癌的关系也并未定论。
3、关于甲醛浓度的规定
结合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实际情况,国家分别对各类装饰材料的甲醛挥发量作了规定,也制定了相应的国标。这些标准是判断装饰材料是否环保的依据。
但材料是否合格与环境空气质量之间也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污染源、空间大小、封闭时间三者共同决定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是否合格。
为此,国家建设部又制定了GB50325-2013/2020,强制性规定了装饰工程或者环境内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的限值。卫生部有根据医学研究并参考国外经验制定了GB18883-2002,这个标准是推荐性的,但很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目前市场情况以及指导标准,大家讨论的甲醛问题以及除甲醛问题主要是围绕GB18883-2002进行。
4、除甲醛问题
GB18883-2002关于甲醛的规定一句话描述就是16-24℃(冬季)或22-28℃(夏季),湿度30-60%(冬季)或40-80%(夏季)房间密闭12小时根据酚试剂或者其他国标认可的方式检测出的甲醛浓度应低于0.1㎎/m³。有点拗口,但很重要,因为这是大前提。大前提如果搞不懂的情况,就没办法谈论关于室内甲醛的任何情况。
为什么国标这么规定温度、湿度、以及封闭时间。
其实这个不是规定,是模拟大部分人的生活经验,根据现在的装修条件以及冷暖设置,大部分人生活环境是如此。例如封闭时间是模拟大部分人下班后开会窗通风之后关窗睡觉到早晨,起床后开会窗之后关窗上班,这个时间大约是12个小时。
环境内甲醛浓度是规定,也就是低于0.1是合格的空气质量,高于0.1就不合格,或许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搞懂了这个大前提其实很多事情评判或者讨论就有基础了
比如说开窗通风能不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合格?
开窗通风形成对流的时候室内甲醛浓度等同于室外,肯定合格。但是忽略了需要房间封闭12个小时这个大家常规做法,并不适合大家生活。
除甲醛是不是把污染源全部处理了?然后不用开窗通风了
肯定不是,污染源可以处理一部分,大部分还只能保证封闭12个小时后甲醛浓度合格。具体方法就不讨论了。
为什么污染源处理不掉,原因很简单暂时还没稳定技术,不然人造板行业就采用了,直接把污染源出厂前就办了。
至于开窗通风还是要的,至少一天要通风一次。
除甲醛之后空气质量某种意义上只能保证符合国标(这句话非常重要)。
5、结论
1、全面理解甲醛的相关国标:装饰材料的挥发限值以及室内环境中甲醛含量。
2、合格与否的评判来源于对国标。
3、正确理解之后就不存在智商税,否则就是自己主动上交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