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古往今来,历史的车辙从未停留过,许多东西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人类文明也一直朝着更加发达的方向发展,曾经的种种,已经成为我们心底深藏的回忆。今天回老宅去看一看,虽已人去楼空,却不难看出曾经辉煌的气派,儿时的回忆顿时浮现在眼前。
我家老宅始建于1950年,于1952年竣工,是由我太爷爷与他的弟弟共同建造完成。楼体由主楼及两边的侧楼组成,前端是通往大院的主门,两侧各有一个小门通往院外。当年这座宅院在我们村里属于第二大宅,住了十来户人家,熙熙攘攘,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孩童们嬉戏于庭院之间,好一番兴旺。随着历史的潮流,社会的进步,老一辈人离我们而去,子辈孙辈们也都外出奋斗,这座宅院在20年前已经逐渐地人去楼空,只剩下了历史的印记与回忆。
大门推进去,就是古宅的庭院,是我孩提时代的游乐场,每当家有喜事时,庭院里摆满了酒席,邻里乡亲齐聚一堂,共庆佳期。主楼的柱子在经过几十年的吹飞日晒雨淋,也已失去了曾经的光辉。木质镂空的窗户,遮挡了大部分的室内光线,老一辈人天亮就出去干活,天黑才回来,对光线没有什么概念,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野猫窜入。
进入主楼的大厅,两边各有两个独立的房间,正中间是一座木质屏风,两边各有一个门,屏风正上方悬挂已故先人的遗照。至于这个屏风是什么作用,是美观还是风水,我也不清楚,先人已去,亦无从查证。或许屏风之后,是古人作为会客的场所吧。
从屏风右侧楼梯上二楼,就可以看见我们的宗教信仰了,观音菩萨的佛堂,木质的佛堂,带着龙凤花鸟等各种雕刻,以及许多彩绘壁画,每一幅壁画都是一个故事,精妙绝伦。曾经这里是整座楼最神圣的地方,禁止嬉戏打闹,禁止光膀子走动,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桌上摆满了贡品,香火鼎盛,人丁兴旺。如今爷爷奶奶辈也近风烛残年,无力打理,子孙辈亦在外面工作生活,曾经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返。
每当家族里有男性结婚时,在二楼的大厅就会悬挂这么一副锦旗,左边写的是新郎在家中的排位,右边写的是新郎的名字,而中间两个大字,我也不知道是何含义。每个人锦旗的中间两个字都不一样,或许是族谱里传下来的吧,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都还在使用。
在主楼与两边侧楼的交界处,各设有一个粮仓,仓门是有十块木条层层叠加上去而锁,环环相扣,仓内冬暖夏凉,每当到了秋收季节,家家户户都把稻谷用麻袋装好,并写上自家姓名,然后储藏于此。
老宅的阳台是一个环形阳台,因此家家户户皆可相通。在我记忆中,每当盛夏时节,晚上大家都聚在露天阳台上喝喝小酒,谈古论今,那时候没有电视机,大家唯一的娱乐就是聊天。 岁月沉浮,时代变迁,一切终将变成回忆。古宅曾经的辉煌已不在,而记忆中的辉煌却会铭记终生,老一辈人一辈子辛苦,如今健在的已不多,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好好孝顺他们。 “古宅犹存,先人已逝,忆古思今,孝字当先,方为我辈之所为”,这是我重回古宅后的感想。 来源:百家号/寒窗思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