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越来越富的福清人, 开始了这样花钱!

会飞的鱼 发表于 2020-12-7 08: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0076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一号影厅当年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每天放映6场,厚厚一沓电影票,每天都要用好几本。”回忆起华侨影剧院当年的盛况,该院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陈波很有感触。

福清华侨影剧院是许多老福清人文化生活里抹不去的印记。原来,在城关,只有人民影院、大众影院2家放映厅可以观看电影。后来,林绍良等海外乡亲捐建华侨影剧院,并于1981年6月正式运营。

“当年,要是能到华侨影剧院看电影,那可是一件奢侈的事。”陈波说,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年代,文化生活非常匮乏,市民的文化生活多数是自己搬着椅子看露天闽剧演出,像华侨影剧院这么大规模的影剧院,全省没几家。

改革开放后,福清经济迎来大发展,市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华侨影剧院可谓“门庭若市”,到电影院观影成了许多福清市民的一项高雅的娱乐生活。

进入新世纪,电影产业从“胶片时代”进入“数字时代”,市民对放映的技术以及观影环境和观影的视觉体验等需求进一步提升。福清华侨影剧院顺应时代变化和观众需求,软、硬件全面升级,打造了3个数字3D放映厅,满足市民的观影需求。

短短几年间,福清的电影放映厅院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各个街区,市民不仅可以观看到2D影片、3D电影,影院里还设有4D动感影厅和特色的按摩椅厅,有的影院还设置一些主题包厢,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从过去的传统影院到现在的各具风格的现代化影院。福清观影市场完成了从“有”到“精”到“特”巨大蜕变。

和观影文化变迁一样,建市30年来,我市积极补足文化设施短板,先后建成了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一批文化馆场及24个镇街综合文化站、487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实现“一镇一站、一村一室”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各类公园、体育健身路径、健身活动中心、篮球场遍布福清城乡之间,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以前闽剧演出,就是搭个台、盖个棚,夏天看戏烤炉喂蚊子,冬天看戏寒风冻死人。”东张镇村民许国清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村民可以舒服坐在室内观看高质量的闽剧表演,也可以欣赏到精彩且高大上的文艺演出,不用再受夏热冬冷之苦了。

文化设施从“陋”到“美”,群众文化活动也从“少”到“多”、文化活动也从“单调沉寂”到“丰富多彩”。建市30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福清的老百姓开始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真可谓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因此,在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我市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整合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性文化系列活动,深入打造激情广场、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四大平台,大力实施“文化惠民乐万家”工程,持续推进“主题文艺下乡巡演”“高雅艺术走进大众”和“优秀传统戏剧展演”三大系列活动,将文化盛宴送到老百姓家门口,用文化点“靓”群众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22 02:15 , Processed in 0.053129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