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6

90%村民都住上了洋房,福清这个村的村民乐开花~

 
陈?? 发表于 2020-9-29 09: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7267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9月26日,
江镜镇南宵村举行第四届“百家菜”活动。

0?wx_fmt=jpeg

西浦溪公园里,
采摘、烧烤、
放风筝、垃圾分类游戏等
亲子互动环节充满了欢声笑语;

640?wx_fmt=jpeg
“百家菜”宴席上,新鲜诱人的海鲜、香酥金黄的炸鱼、热气腾腾的羹汤……每户村民提供1道菜,便成了满满一桌福清传统美食。
“这是我家的保留菜品”
“你尝尝我的拿手好菜”……

这种“家庭式”聚餐,
把融洽和睦、团结互助、
乡风文明的邻里关系
体现得淋漓尽致,
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美丽乡村建设,
让村庄变得干净整洁,
居住环境更加舒心,
村民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惠民成果。

住宅新区尽享宜居舒适

在南宵村,
一排排整齐靓丽的新农村住宅规划有序,
让村庄尽显“城市范”。

640?wx_fmt=png

村民薛尔华是小区的住户。“旧房住了40年,不仅拥挤,而且每逢刮风下雨,都要到亲戚、邻居家躲避。”今年71岁的他,子孙三代同堂。原先,全家11人挤在100多平方米的破旧土房里,吃饭要分两拨进行,两层楼的土房尽管多次修修补补,还是会漏雨。

说起搬迁“搬”出的幸福,薛尔华笑得合不拢嘴。如今,他的新家宽敞明亮,十分温馨,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我的新家占地240平方米,一楼有6间店面。小区有物业管理,还配套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跟城里的高档小区一样。”薛尔华说,现在再大的风雨都不怕了,感谢政府实施的新农村建设。

如今,
南宵村151幢红墙黛瓦、
独具特色的建筑,
统一规划,
连排成片,
“高档大气上档次”,
为165户、1700多名村民解决了住房需求,
是我省最大的新农村住宅小区,
成为扮靓乡村的一道独特风景。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饭菜飘香托起晚年幸福

南宵村不仅“步步有风景”,
而且“处处有文明”。

村幸福院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一楼和二楼的大厅被改造成餐厅,还配有电视和报刊书籍,墙上贴着每日菜单,每天几乎不重样。

“我以前是早上煮一次,三顿连着吃。现在每餐都有免费新鲜饭菜吃,换下的衣服也有志愿者帮忙洗,生病了还有医生上门检查。”90岁老人郑水宋说,在幸福院里生活觉得非常幸福。

2018年,南宵村投入190多万元,将原有老年活动中心改造成“农村幸福院”。老人只需象征性交点伙食费,就能享受‘吃饭不用自己煮、衣服不用自己洗、医疗保健在身边’的‘3+N’服务,有效解决了村里独居、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的吃饭难、精神孤寂等问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目前,该村有30多位70岁以上老人在此就餐,一天只需交7元伙食费,其中6位90岁以上老人免费。

留住乡愁彰显乡村魅力

留住乡愁,
家园情怀便有了守望之地。

在新农村建设中,
南宵村留住了乡村风貌,
留住了历史文化资源,
让村容更有格调,
庭院更具韵味,
让游子与村民触得到乡愁记忆,
闻得到乡土味道。

640?wx_fmt=jpeg

南宵村下和洋自然村至今保存着完好的特色古建筑群。近年来,南宵村投入600多万元修缮了步云学堂、高由禧祖厝、医学之家等15栋古民居。在此基础上,该村还开发了下和洋古民居文化产业园,守住文化根脉的同时,让古建筑发挥更大的文化传承作用。

如今,独具特色的步云学堂重新开张,志愿者每周针对村里的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等,传授声乐、美术、人文、历史等知识。下和洋古民居不仅成了游人入村必去的景点,也成了南宵村乡风文明的一张新名片。

今年8月,“下和洋古厝合作社”成立,由热心公益的退休干部、有经商经验的古厝继承人组成营运团队,结合古厝的历史和故事,建设纪念馆、展览馆,在做好保护的同时,将部分古厝开发成民宿,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640?wx_fmt=jpeg

土地流转鼓了村民腰包

该村西浦溪农业创业园里,
花海缤纷、水果飘香;

漫步在景观栈道上,
微风徐徐、溪水潺潺;

草地足球场、
风筝场、
垂钓园、
开心农场以及农家乐、
野炊等休闲配套应有尽有,
成为四里八乡村民最喜爱的“打卡地”。

640?wx_fmt=jpeg

南宵农业创业园项目负责人薛立华说,原来在外创业的他,看到家乡日新月异,而且要发展西浦溪农业创业园,开发乡村旅游,他决定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尽份力。

经过几年的发展,西浦溪农业园区、下和洋古民居、新开发的海仔温泉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面积3000多亩,集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养生、民宿、培训中心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640?wx_fmt=jpeg

南宵村拥有耕地3400多亩,
如何既保住“命根子”,
又能提高土地效益?

村里一合计,从村民手中集中流转了1500亩土地,出租给上市公司利农集团,建起了高标准种植基地,既增加了农户租金收入、壮大村财,又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今,
全村90%村民都住上了洋房,
人均住房面积达88平方米。

2019年,
南宵村财收入70余万元,
村民人均纯收入约4.3万元,
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福建最美休闲乡村”
“福州市生态村”
“福州市文明村”。

640?wx_fmt=jpeg

“没山没海没资源”的南宵村,
通过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变成了“颜值高、生态美、群众富”的幸福村,
一个宜居宜业、
人和景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图 腾端钦
福清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编辑薛雅平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22 13:21 , Processed in 0.075826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