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福建民俗文化收藏家 陈修俊藏品令人叹为观止

起家粿爷爷 发表于 2018-9-23 19: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3701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w0jh5x2p2b219085.jpg

w0jh5x2p2b219085.jpg

陈修俊介绍他收藏。(郑松波摄)
有这样一位奇人,他用三十年收藏了十几万件民俗用品,堪称福建民间民俗文化收藏奇人。「他不愧福建民俗文化收藏名符其实的收藏大家!」这是福建省收藏协会会长周野参观完陈修俊的馆藏後称赞道。日前,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一行赴福清市交流考察,走访福建负有盛名的福清民间收藏家。

ljjgyblpovv19086.jpg

ljjgyblpovv19086.jpg

陈修俊收藏的旧家俱。(郑松波摄)

4q0ekelq0an19087.jpg

4q0ekelq0an19087.jpg

陈修俊收藏的算盘、木尺等。(郑松波摄)
热心公益 回报乡梓
陈修俊是土生土长的福清人,自小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锺,对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远去,甚感惋惜。三十多年前,他就开始收集福建民间传统艺术品、生产工具和民间生活用品,他要用一件件藏物,印证福建的历史。在陈修俊的家庭收藏室,三幢五层楼的别墅密密麻麻装满十几万件琳琅满目的民俗收藏让人震憾!品种之全、数量之多让收藏界同仁发出了由心的赞叹!
陈修俊的收集面非常广,与福建发展有密切相关的物品,都视为收藏品。现在,他一鸣惊人,丰富的收藏引起了收藏界的广泛关注!

kyqug2djnm319088.jpg

kyqug2djnm319088.jpg

陈修俊收藏的脱胎漆器佛像。(郑松波摄)

i51xlcdel5u19089.jpg

i51xlcdel5u19089.jpg

陈修俊收藏的眠床。(郑松波摄)
陈修俊不仅收藏广泛,藏品丰富,而且热心公益,回报乡梓。他多次捐献自己的珍藏,复原家乡传统文化。近日,由陈修俊捐赠古建筑构件重修的宋代古廊桥完工了。这座宋代古廊桥,位於福清一都镇王坑村的古驿道上。古廊桥始建於宋代,历经近千年的风雨,石板桥依旧在,桥上的古廊桥构件却早已经不知去向。今年初,福清民间收藏家陈修俊获悉古廊桥现状後,愿意捐赠自己收藏的价值30多万元的清代廊桥构件,并由福清市旅游局和一都镇政府、王坑村等单位共同出资出力对廊桥进行修缮。

y5mikafy5xg19090.jpg

y5mikafy5xg19090.jpg

陈修俊收藏的长秤和称砣。(郑松波摄)

k0tdbct3i4n19091.jpg

k0tdbct3i4n19091.jpg

陈修俊收藏的石磨盘等。(郑松波摄)
这不是陈修俊头一次捐赠古物构件。位於福清渔溪镇联华村的黄檗山万福寺,是中国禅宗一大道场,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它在佛教对外交往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来自黄檗山万福寺的文物流落於民间。去年4月,万福寺200多年前流失的4个清朝佛塔构件在陈修俊的热心捐赠下回归寺院,让遗失的黄檗文化得以重拾。

lcgqin3fcpi19092.jpg

lcgqin3fcpi19092.jpg

陈修俊收藏的石秤砣。(郑松波摄)

adqaywswjhe19093.jpg

adqaywswjhe19093.jpg

陈修俊收藏的木柜抽屉。(郑松波摄)
收购佛塔构件 物归原主
面对社会各界的称赞,陈修俊谦逊地说,我没有什麽文化,这些历史物品构件只有复原才更能够发挥它本来的价值,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陈修俊系福清市阳下街道作坊村民,他的家被称为「民俗博物馆」,藏品有林则徐手书牌匾以及各种秤砣、箸笼、家俱、烟斗、石臼、瓷器、陶器、木器、服饰、眠床等,数量达十数万件,其藏品门类之广、数量之巨,为国内罕见。

yjh5oyxq31s19094.jpg

yjh5oyxq31s19094.jpg

陈修俊收藏的木雕版。(郑松波摄)

q3nkoauszqn19095.jpg

q3nkoauszqn19095.jpg

陈修俊收藏的木构件。(郑松波摄)
这些物品绝大部分是陈修俊近些年从农村收集来的。谈起捐赠给黄檗山万福寺佛塔构件的过程,陈修俊介绍说, 「当时,它们是以饭桌的形式,在乡下农民家中出现的。」2015年7月间,陈修俊在渔溪镇乡下收集旧家俱时,发现一村民家中用类似「和尚墓塔」的文物作为饭桌。身为民间收藏爱好者,陈修俊隐约觉察到这些佛塔构件可能与黄檗山万福寺有关,也感受到它的历史价值,并为这麽好的文物流落到民间感到痛心。他及时将这一情况向有关部门做了汇报,并且得到相关领导指示:「不惜代价将文物收回。」随後,经过三番五次的讨价还价,他终於以高价将「和尚墓塔」构件收入囊中。後来,他又请相关民俗专家认证,果然这些佛塔构件是来自黄檗山万福寺祖师塔。这令他非常高兴,积极与黄檗寺方面取得联系,将其「物归原主」。

21xwjaj3vjr19096.jpg

21xwjaj3vjr19096.jpg

陈修俊收藏的人像木件。(郑松波摄)

b4nl4s1liya19097.jpg

b4nl4s1liya19097.jpg

陈修俊收藏的「和合二仙」木神像。(郑松波摄)
盼设民间博物馆 代代相传
陈修俊从事收藏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受父亲的影响,陈修俊小时候就迷上了收藏古钱币,後来收藏的门类越来越广,其中藏品最多的当属旧时木制家俱。陈修俊说,这主要因为近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农村农舍改建、城市旧城改造,很多旧家俱、旧物件被当「废品」处理掉,而这些「废品」在陈修俊眼里都是宝贝,统统收购来。他说,早年他参军时每月7块钱的津贴费,都被他积攒下来买「废品」了。

zpfhesck1ic19098.jpg

zpfhesck1ic19098.jpg

陈修俊介绍他收藏的木案。(郑松波摄)

b0uhumysgm319099.jpg

b0uhumysgm319099.jpg

陈修俊(左二)介绍他收藏的神轿。(郑松波摄)
陈修俊搞收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说,有时人困得什麽都不想动,但一听说哪里有旧货处理,马上就精神抖擞赶去淘宝。回忆起自己过去收藏的经历,陈修俊是百感交集。早年有一次,他去相邻的一个县去收物品,看到自己心仪的东西,掏空身上所有的钱也要买下来。最後,硬是整整走了一个晚上的夜路才回到家。
陈修俊说,他搞收藏不单单是收存物品,更是在收藏历史。作为收藏爱好者,抢救和保护有价值的历史文物,他责无旁贷。

05jucki2igp19100.jpg

05jucki2igp19100.jpg

陈修俊(右)介绍他收藏的木柜。(郑松波摄)

l3ljwhy20kn19101.jpg

l3ljwhy20kn19101.jpg

陈修俊(右)介绍他收藏的木构件。(郑松波摄)
陈修俊最後告诉记者他的心愿,希望在有关部门支持下,能建一座民间博物馆,将他毕生所收藏的物品陈列到博物馆去,让後代人都能见到,发挥这些旧物品的社会价值,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权威人士指出,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所以民俗收藏在现实生活中越发显得非常重要了。

zn2vfmzok4t19102.jpg

zn2vfmzok4t19102.jpg

众多木构件。(郑松波摄)

aia3voi5a1s19103.jpg

aia3voi5a1s19103.jpg

收藏众多木眠床。(郑松波摄)

p1nbjijouj019104.jpg

p1nbjijouj019104.jpg

古香古色的旧家俱。(郑松波摄)

木构件堆积如山。(郑松波摄)

木提篮。(郑松波摄)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7-18 03:30 , Processed in 0.083081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