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2

醉心竹编五十多年 福清七旬竹编艺人编出新“花样”

wh6688ih 发表于 2020-8-24 11: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13008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中新网福州8月19日电 (叶秋云)取一根染黑的篾条,轻沾一下水,横放、按压……随着手指翻飞,一个“花开富贵”图案的竹制品渐渐成型。18日,记者在70岁的福建省福清市竹编手工技艺传承人陈建德家中看到了这一幕。


377adab44aed2e73b8cfa1e32206878c86d6faed.jpeg?token=3455d059c9c0b4d9381c29f3cdf79489

陈建德展示编制的竹制品。 叶秋云 摄


一进屋,摆放在沙发上的带有“花开富贵”“福禄寿喜”等字样的竹编手工半成品令人眼前一亮。陈建德表示,这几十年来,他创新探索了“篆体编织法”与“撇字编织法”,可编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字体,将其打造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很受欢迎。


4034970a304e251fefeba1d90081ef107f3e5385.jpeg?token=25f94ef45cc4b6b570b962a5e0d6713b

陈建德正在编织竹制品。 叶秋云 摄


十多岁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陈建德跟着竹器社当时有着“竹编状元”之称的亦俤师傅学习竹编技艺,后来,又从棋义师傅那儿学到了花篓、花纹编织法。


d043ad4bd11373f0be11bd6c01086dfcfbed0421.jpeg?token=9f5276a4a705242e1134f93c69a55239

陈建德正在加工编织竹制品的竹篾。 叶秋云 摄


接触竹编后,陈建德爱上了这门手艺。在与陈建德老人握手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老人的手十分粗糙,仔细一看,手指上留下了许多伤痕,双手长满了老茧。陈建德说:“手臂常常被竹子划出血丝,竹篾一不小心就会刺、割到手指、手掌、手背上。”


这些伤痕见证了他50多年来坚守竹编手工技艺的不易和辛酸。没有因病退休前,陈建德是福清市海口镇岑兜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上课拿起粉笔教书,下课回家拿起工具做竹编,是他此前的生活常态。


dbb44aed2e738bd454c0d807048ca1d1277ff936.jpeg?token=7c261e3ceba38ad6429e87433edbf60a

陈建德创作的带有家规家训的竹制桌罩。 叶秋云 摄


陈建德告诉记者,当时,一家好几口人需要养活,靠工资根本不够,只好利用课余时间来编织各类竹艺品。为此,他还让同为教师的妻子张瑞玉辞职,专门在学校附近开起了竹器店,一个负责编织,一个负责售卖。


张瑞玉从对竹编技艺一窍不通,到现在可以辅助陈建德做一些粗活,都是陈建德手把手教的。“孩子们都在海外工作,两个人在家里,有空就动手编一个,挺好的。”69岁的张瑞玉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老伴儿编制竹制品。


5882b2b7d0a20cf40afcbb8bd60e6d31acaf9900.jpeg?token=422a2cb2248ea4ebaddc2f5c8f60dbc8

陈建德正在用铅笔做设计图纸。 叶秋云 摄


戴着一副眼镜,陈建德盘起双腿坐在地上,身边放着一堆染黑的竹篾,他熟练地拿起一根根竹篾,十指翻飞,花篮底就出现一层层图案和篆体文字。


退休后,陈建德有更多的时间花在竹编手工技艺上,不仅每天自己钻研,他还经常与妻子一起探讨竹编作品的创新方法。如今,他能将行书、楷书等多种书法字体以“撇字编织法”来编织,并与各种花纹混成一体,组成新的花纹。


“礼德兼施、谨言慎语、勤俭节约……”在陈建德家的桌子上,一个带有家规家训的竹制桌罩令人惊叹。据其介绍,这个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用了整整一年时间,不论是字还是八个角上的图案都有着“小心机”。


由于编织的作品不仅实用,还具有观赏性和艺术价值,陈建德的作品多次被人收藏,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本地的订单不断。


“竹编技艺本身不难,但要由粗到细,极其考验人的耐心。”陈建德表示,每次想编一件竹制品,他会先用铅笔做好设计图纸,再根据竹制品的大小准备各种竹篾,最后将传统文化元素编入作品内。


陈建德坦言,希望通过一些平台去推广这项技艺,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喜欢上它。“现在年纪大了,孩子们在海外也没有跟着学习,想要多收几个有耐心、恒心的徒弟,将这项老手艺传承下去。”(完)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23 23:35 , Processed in 0.057333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