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如果没人献血, 每年会有多少人面临死亡? 4.5万白血病患儿、 127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393万癌症患者、 33万产后大出血产妇、 21万需要心脏手术的患者。 如果做一道加法题, 那就是
4.5+127+393+33+21=578.5(万)
来自福清的袁女士就是这33万产后大出血产妇中的一员,幸运的是,她得到了医生和众多默默无闻的献血者的帮助,成功地逃离了死神的魔爪。
用完的血袋铺满了桌面
今年37岁的袁女士是一个二胎高龄产妇,第一胎是剖宫产。这次怀孕36周时,她在福清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发现有前置胎盘,且有胎盘植入。考虑到袁女士的情况比较危急,医生让她到福州就诊。
5月18日,袁女士转诊到福州市第一医院产科。由于检查发现袁女士的胎盘血管已经穿透子宫,长到和子宫紧邻的膀胱上,产妇只要分娩,不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都可能出现产后大出血。
手术越早进行越好,产科主任医师齐碧如找来血液科、泌尿科、介入科、儿科、输血科等多个科室专家一起会诊商讨,最后决定先剖宫产取出孩子,再进行全子宫切除。
手术被安排在5月20日早上第一台。尽管术前已经做好预案,可医生看到袁女士整个子宫表面怒张的血管时,还是颇为震惊。
“这可以算产科中难度最高的手术了,由于子宫下端前壁与膀胱黏连严重,胎盘已经穿透子宫植入到膀胱,手术中要剥离胎盘,出血不可避免。术中既要考虑孩子的安全,又要尽量减少产妇的出血。”齐碧如说。
果然不出所料,医生在手剥胎盘过程中,袁女士出血十分汹涌。随着出血越来越多,皮肤越来越苍白,脉搏越来越细弱,袁女士在术中一度达到失血性休克。好在术前已经调拨了医院库存的所有A型血,输血科林惠云紧急向福建省血液中心申请到血液,麻醉师李立芊配合进行自体血液回收,袁女士的手术总共历时5个小时,终于顺利完成。截至目前,生命体征稳定。
▲福州市第一医院产科齐碧如主任查看袁女士术后情况
据统计,此次袁女士术前、术中、术后一共输血5000毫升,自体回收1400毫升,用完的血袋铺满了桌面,相当于把全身血液重新更换了一遍。
▲袁女士输血后的血袋
丈夫和亲人献血感恩社会
袁女士一家经济并不宽裕,从她入院开始,靠打工为生的丈夫汤先生就一直在外凑钱。
为了不让袁女士的家人太过担心,医生们直到术后推着袁女士进ICU,才告诉汤先生他的妻子术中大出血的情况。得知爱人差点和自己阴阳两相隔,并且输入数千毫升的血液才救回一命时,汤先生不停地向医生们表达感谢。
经此一劫,昨日下午,深有感触的汤先生和自己的表姐特地去了医院附近的中亭街献血屋,参加无偿献血。
▲汤先生和表姐参加献血
汤先生说:“我妻子现在身上流淌的血液都是大家无偿捐献的,我特别感谢这群默默无闻的献血者,是他们的血液救了我妻子一命,所以今天我去献了血。以后我还会继续献血,希望我的一点血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说着,汤先生深深鞠了两个躬。他说,一个是向白衣天使表示感谢,一个是向那些献血者。太多的感激无法用言语表示,他将会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多做善事,来回报医生们和献血者的帮助。
每年500多万患者存在用血需求
随着二孩政策放开,我国高龄产妇数量逐年上升,据国家卫健委在2017年发布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到,“预计2017年到2020年,高龄孕产妇每年将达300万人。”按照产后大出血的概率3%到11%左右来算,单单高龄孕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大出血的人数就是33万。
相比于其他血液病和癌症患者来说,产后大出血所需的血液有着需求紧急、需求量大的特点。如果没有血液,每一条新闻都可能上演阴阳相隔的凄凉。
作为33万人中的一员,袁女士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有医生精湛的医术和血液的保障。
然而,每年还有500多万患者存在用血需求,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关联着500多万个家庭的幸福。
今年的疫情打破了原先勉强能够平衡的血液供求关系,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库存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近期A型血和O型血库存更是屡屡不足。我们呼吁社会上能有更多爱心人士挽袖献血,你的一次爱心之举,可能换回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
以上文章来源于福建省血液中心 ,作者热点关注
福建卫生报记者:林颖
摄影:章立强
编辑:加士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