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1

吴文俊AI最高成就奖颁给了这位福清哥!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11-20 10: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9294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原标题:吴文俊AI最高成就奖颁给清华张钹院士,之前曾空缺七年 来源:量子位

乾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荣誉再度颁出,花落清华。

11月18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宣布,将2019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授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张钹院士。

9ae2-iipztff0856857.png

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设立于2011年,这是中国首个以“人工智能”命名的奖项之一,也被称为中国智能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

这一奖项并不轻易颁出,之前曾空缺七年,直到2018年才颁给陆汝钤院士。

为什么是张钹?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评奖公告中指出,表彰他在搜索、规划和问题求解等领域建立形式化理论和高效算法做出的卓越贡献。

6da5-iipztff0856861.jpg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奠基人之一,张钹获奖也被认为是实至名归。

张钹是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35年,现在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顾问。

初中毕业于福清融美中学(现福清三中),之后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

1953年参加高考,数理化三门满分。然后就陷入了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的难题。最后,他选择了清华,成为电机系电机电器专业的本科生。

大三的时候,迎来转折点,开始向人工智能研究靠近。

当时,为了响应“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号召,清华建设自动控制系统专业,培育未来的师资力量,这就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前身。

张钹被调入其中,成为首批学生。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建立六十周年时,张钹感慨说,“从那时起我就与计算机系结下不解之缘”。

EiVA-hiixpun9943606.jpg

1958年,张钹从自动控制系毕业后便留校任教至今,已经60余年。

在经历20年教学研究生涯之后,他又站在了转折点上,不过这次没有犹豫。

1978年,清华自控系更名为计算机系,张钹面前再度放上了两个选择,一是精仪系与新成立的自动化系,二是改变专业转到与计算机相关的方向。

他选择了后者,并将“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作为新的教学与科研方向,并正式开启了“人工智能”研究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张钹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分形和小波理论等研究,在这些领域,他已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和5部(或章节)专著(中英文版)。

并在1994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获得汉堡大学自然科学名誉博士,2015年获得CCF终身成就奖。

678f-iipztff0856929.jpg

根据清华大学官方页面介绍,他提出了问题求解的商空间理论,在商空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粒度空间之间相互转换、综合与推理的方法,提出问题分层求解的计算复杂性分析以及降低复杂性的方法。

这一理论,已经与相应的新算法已经应用于不同领域,如统计启发式搜索、路径规划的拓扑降维法、基于关系矩阵的时间规划以及多粒度信息融合等,这些新算法均能显著降低计算复杂性。该理论现已成为粒计算的主要分支之一。

在人工神经网络上,他提出基于规划和基于点集覆盖的学习算法。这些自顶向下的结构学习方法比传统的自底向上的搜索方法在许多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

虽然中间也经历了人工智能寒冬,但张钹依旧坚持了下来,并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培养出了第一批人才。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张钹6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已经培养出了近80名博士生,遍布学界与业界。

比如清华大学教授、ML领域新星朱军、Hulu全球研发副总裁诸葛越都出自其门下。

现在,张钹已经84岁,仍旧活跃在人工智能科研一线,担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为科研发光发热。

61ec-iipztff0857002.jpg

关于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是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之一。

这一奖项,以中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命名,经科学技术部核准设立,由国家级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

共设有科学技术成就奖、科学技术创新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杰出贡献奖等,每年评奖一次。

对授予“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的获奖者颁发100万奖金。

但自从“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设立以来,连续空缺七年。直到2018年才颁出首个奖项, 授予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汝钤。

表彰他在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方面作出的系统和创造性工作,以及在大知识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再苦,也别忘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23 20:34 , Processed in 0.063320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