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65年前,福清人民影剧院规模,名列全省第一!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11-10 21: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5403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40年前,能够观赏到一部电影,是福清城乡群众如同过节般的一件盛事。
近期,我们翻阅了福清上世纪80年代初的文学刊物《融霞》,其中对融城影事,有一番回顾,值得我们深深回味。
640?wx_fmt=gif

1893年-1894年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无声、不动、“西洋镜”式)问世于美国。
据载,清朝光绪年间(1895年前后),福清在城关楼锦霞三落底曾经放映过这种无声电影,当时称为“影戏”或电戏”,片名是《脱衣不尽》。这应该是电影传入福清的最早历史了。
20世纪20年代初期,老华侨陈仁康先生的弟弟婚礼,以及陈仁康父亲殡仪,也先后都曾放映过电影。
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末期,在高巷的灵著王庙、横街尾的吴厝祠、后埔街的郭厝祠、玉斗园的长乐会馆,都曾由电影爱好者向片商租用、播放过无声电影。内容方面,除了放映有关科技、卫生知识和新闻纪录片外,还放映《济公传》《白蛇传》《三打祝家庄》等戏剧影片。电影片商为了牟取票房价值、招徕观众,经常在场内手执教鞭,为影片当现场讲解员。
640?wx_fmt=jpeg

1927年至1928年间,美国有一位传教士观看了融城龙灯赛会,将民间龙灯舞拍摄成了纪录片,拿到当时教会办的福清明义中学(现福清二中)放映给学生看,这部纪录片画面清晰,连龙灯的龙爪细部在银幕上都十分明显。这不仅证实福清的电影传入历史很早,而且拍摄影片也比较早。
640?wx_fmt=jpeg

抗日战争胜利后,福清县城就有了有声的黑白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故事片,解放战争时期曾在福清上映。至今许多年逾古稀的电影爱好者都有这个印象。当然,福清广大农村,尤其穷乡僻壤,直至解放前夕,什么叫电影,即使是“电戏”“影戏”之类的无声影片,那怕是“幻灯”的影子,都没有见过。旧社会反动统治的腐败,给人民群众留下的愚味创伤和罪恶,罄竹难书。
1949年“八·一六”的炮声,摧毁了蒋家王朝盘踞在福清的反动统治势力。融霞映瑞塔,凤凰喜开屏。1950年,福建省文化局给福清派来了第一支人民电影放映队,福清县人民群众怀着翻身的喜悦,观看了故事片《翠岗红旗》。随后又派来了省编第8、第69两支电影队,在福清县五镇巡回放映,大开群众的艺术眼界。
640?wx_fmt=jpeg

1954年,福清县委、县政府在融城后埔街中段现佳源超市处,建设了一座能容纳1130人的人民影剧院,其建筑结构、技术设备比较高级的,名列全省第一。
随后30年间,福清还在渔溪、龙田、海口、高山、东张等五镇,先后建成了5家可容纳1000至1300名观众的影剧院,还建立了8个国营和9个村社办电影放映队。
此外,福清轻机厂、合成氨厂、东阁华侨农场、江镜华侨农场、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等,也建立了电影放映队或放映室。1980年,福清县共放映电影389部,1.8万场次,观众达到1935万多人次,全县每人平均一年可看24场次以上。
640?wx_fmt=jpeg

1981年7月,由爱国华侨慷慨捐资建造的福清华侨影剧院建成。该影院规模大、造型美、设备新颖,可容纳观众1700多人,成为了当时福清县繁荣似锦的社会主义文艺园地中一块绚丽多彩的花圃。
作者:林春榕、周锦华、吴兴,原载于《融霞》1981年第1期,有改动。
来源:知福清

再苦,也别忘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7-10 05:42 , Processed in 0.061777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