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初心是前进的信念,是道路的指明灯,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福清的发展能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那些为福清的革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志士。不忘初心,就是要记住历史,记住这些老前辈、老党员。
福清在革命战争历史上曾两度沦陷,但福清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这片热土上,曾涌现出一批英勇不屈的革命战士,他们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始终对党保持着忠诚;在和平发展年代,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居功自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过着平淡俭朴的生活。
在龙田镇玉瑶村,有一位老党员叫王在游。王在游的父亲是一名地下联络员,为组织传递往来信件和情报。一次偶然的机会,少年王在游接触到了父亲的工作,从此他紧随父亲脚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一名地下交通员。
解放后,王在游曾在不同岗位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持续发光发热。如今的王老闲暇时就写写毛笔字,还自己制作一些跌打损伤的日常中药免费提供给乡邻。他说,只要乡亲们信任,他就愿意为大家服务。
同样曾是一名地下交通员的还有音西街道龙溪村的老党员王恒坤。王恒坤作为一名革命党人始终抱着一颗为国牺牲的心,他曾作为地下交通员为组织传递情报,也曾作为游击队员参加过两次解放福清的战役。
解放后他曾担任过村主任,即使退居二线,也依然不忘为村事业建言献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余热。
在东瀚镇一幢四层楼的民房里,住着建国前入党的革命老党员林友塘。在参与地下工作期间,林友塘一心为党,不仅作为通讯员替党组织传递情报,还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换成粮食交给组织,为地下工作解除后顾之忧。他机智、忠诚、果敢,当过通讯员,也参加过解放福清的战役,冒着生命危险,将生死置之度外。
你可能无法想象,这位骑着自行车准备出门散心的老人已经90多岁了。他,就是陈珍兰。陈珍兰曾是一位优秀的游击队员,他常常因为地下联络的需要往来于长乐和福清,也躲避过地主恶霸的暗害。在和平年代,杀头这样的事是无法理解的,但是在战争年代,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为了守护信仰,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这些都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容词,而是陈珍兰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
何谓不忘历史?不忘历史就是尊重前辈,守护好他们为我们打下的江山。对革命老党员来说,他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他们的精神却永不熄灭。他们在革命年代冲锋陷阵,在建设时期勤恳耕耘,又在晚年时光发挥余热。他们是我们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更是我们永远屹立的不倒红旗。
近年来,福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与乡村建设的日新月异。如今,把福清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已不再是梦,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正确引领。
成长的70年,壮丽的70年。70年承载着多少代共产党人的期盼,又承载着多少代共产党人的梦想。今天的福清,在党建引领下茁壮成长,福清的共产党人在世代的激情奋斗中创造着属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在步行街社区,谁家有困难了,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的总是党支部的党员们。不仅如此,这里的居民们几乎每个星期都能体验到各种各样的特色活动。社区党支部积极构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为居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老人们的生活有了依托,孩子们的课外活动也有了好去处,这里充满了温暖和爱,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音西街道福百社区的“劝和小组”被许多人评价为福清版的“枫桥经验”。他们义务为邻里解决纠纷,“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邻里间的矛盾减少了,社区的氛围更加和谐了。正如福百社区的党建文化品牌“融和家园”所提出的一样,有融有和才有家,家园温馨促融和。
对于一都镇的村民来说,与干部“见得上面,说得上话”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镇政府一楼的“村民说事中心”里,一副“你放心说,我用心做”的醒目对联为彼此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别看这个中心虽小,但人气却很旺,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在“一都镇说事中心记录簿”上清清楚楚地记录着。
江镜镇南宵村党委用“村民的事村民议、村民说了算”的“五步议事法”,完成了新农村住宅小区的建设。该小区建设共投入1.2亿元,建成住宅和别墅共150栋,解决了165户1700多位村民的住房问题,并引入物业、绿化、休闲娱乐场所等相关配套设施,满足村民各种住宅需求。
在东张镇溪北村的幸福院里,几位志同道合的老人正热闹地吹拉弹唱着。这里原本是一所废弃的旧小学,为了充分利用好这块土地,村党支部征求村民的意见,决定把这里作为幸福院的提升建设点。健身器材、棋牌室、阅览室、休息室、餐厅、卫生院,这里的硬件设施一应俱全。老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年轻人在外打拼也更放心了。
在福清有这样一支队伍,无论何时,无论哪里的电路出现问题,只要一通电话,一条微信,他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为群众解决电力难题。他们就是国网福建电力(福州福清)红色电力突击队。这支队伍是国网福建福清市供电公司一支重要的抢修服务力量,在急难险重面前,他们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在加快电网建设、服务广大客户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展示了身为党员的精神风采。
福清市供电公司红色电力突击队队长 林清:这支队伍中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在急难险重任务前冲锋在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这就是电力铁军精神。
在百年老校城关小学的校园里,不仅有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和艺术活动。这里的教育教学成绩稳居福清市前列,这里被誉为冠军院士和状元的摇篮。而这一切的教育成果都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好、学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好的党员教师队伍。
城关小学团支部书记 陈勇:作为一名教师志愿者,就应该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立德树人。
创建于1984年的福清市妇幼保健院,如今已有35年的历史,作为一家全民所有的事业单位,是全市妇女、儿童保健的指导中心。妇幼保健院党支部充分凝聚党员力量,全力打造“3X”妇幼,孕妇学校、导乐分娩、月子中心,这些以党员志愿者为主要力量的特色服务,为全市的孕产妇们带去了贴心的关爱。
福清市妇幼保健院产一区护士长 翁琼:党员的最高境界就是要爱人民,对医院来说,我们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我们的每一位患者。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哪个行业,共产党人的身影无处不在。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走在21世纪的新征程上,我们奋勇拼搏、昂首前行,在无数人的激情与奋斗中,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于祖国来说70年仍然是年轻的时代我们还有许多目标要追逐还有许多梦想要实现在这里衷心地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也祝愿我们的福清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