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人生几件大事, 结婚生子房子, 而对福清人来说还有一件头等大事就是出国。 福清大部分的80后, 90后正遵循父辈们的人生轨迹出国谋生, 有些人在国外找到了爱情, 有些人在国外找回事业第二春, 更多的人有了充实的面包。
过年时初中同学组织了一场聚会 见到了十几年未曾谋面的蔡若汐 讲真,她和以前判若两人。
读中学的时候, 对蔡若汐的普遍印象 是沉默寡言,个子瘦小, 一阵风就能轻易把她刮走。 如今的蔡若汐举手投足优雅且知性, 不仅穿着时髦,时不时还蹦出几句英语。
她说很感谢父母将她送去新加坡, 刚到新加坡那座城市的时候, 非常不适应新加坡燥热的天气, 虽然挺多人讲华语和闽南语, 但英语才是它们的官方语言。
为了尽快适应当地的生活节奏, 蔡若汐不得不一边学习英语一边努力工作。 五年后,蔡若汐跳槽到一家有名的化妆品公司, 从小职员做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 慢慢地成了公司的首席顾问。
她说当初很怕因为个子矮小被人排挤, 怕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还好,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 虽然现在蔡若汐已经适应了新加坡的生活, 她还是每年固定回福清玩一两个月。
以前离开福清的时候还不满20岁,即使想任性地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也苦于囊中羞涩而作罢。如今每次回来都会挑选福清的两个景点重走青春。
而我的邻居少杰给众人的印象是不苟言辞,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却把自己折腾得少年老成。 永远的黑色宽松西裤,腰间别一串钥匙扣,远远的,不见其人,但听钥匙声就知此人。
少杰出国前曾在福清的大酒店当服务员,却因为经常打翻盘子而被主管辞退;后来去了洪宽工业园的鞋厂当流水线工人,速度太慢又被炒鱿鱼;最后回到镇上的一家汉堡店当收营员兼外卖员,三个月的时间找错五次钱,送外卖路上撞了两次车,还好都是小伤,只是赚的工资还不够修车……
那段时间 少杰严重怀疑人生 都差点得了抑郁症 他不管做什么都不行 所有人都否定他的付出
刚好,远房亲戚国外的饭店需要服务员,父母将少杰送出去,不指望他能赚多少钱,只希望他能改头换面,为自己赚取一个谋生的手艺,不至于将来一无是处。
少杰说当初 真的痛恨父母的狠心, 在福清都如此落魄, 何况是举目无亲的国外, 英语不会,手艺没有, 靠什么活下去。
他甚至认为父母这是把自己逼上绝路。他足足有一年的时间无法释怀,不肯打电话回去。当少杰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能在饭店独挡一面的时候,他才真正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人的潜能是无穷的 如果不到最后关头 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做多大的事,走多远的路。
在老家福清,少杰抱着就算没有工作也不至于被饿死的心态,他认为父母总不会眼睁睁看着不管。 而到了国外,孤身一人,你不得不逼自己努力一把,你今天不工作,明天就有可能餐风露宿,而且你的肩上还背着父母一辈子的血汗钱和众人的希望,你不努力怎能对得起自己。
我的一个好友从小娇生惯养,上高中了也没洗过一双袜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她妈妈隔三差五到学校帮忙整理被子,洗个衣服,总之,她只负责吃饭睡觉读书,其他啥都不用干。
高三的时候家里人给她办理了美国留学的手续,到了那边虽然有亲戚照应,但也不比家里舒服。以前煮稀饭都要打电话问妈妈的人,到美国半年时间,福清番薯丸海蛎饼包得可溜了。
由此可见 不是不会做家务 而是家人什么都替她做了 她没有心思也没有机会去学
人都是这样 在熟悉的环境总有惰性 习惯于依赖父母和朋友的庇护 这样的成长很慢 慢得连自己都不想有所改变
而到了陌生的国家, 说着你听不懂的语言, 打交道的是不同种族的朋友。 所谓入乡随俗, 我们不得不去适应他人, 而不是求得别人来迎合, 因此焕然一新的蜕变也就显得水到渠成。 作者:麦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