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福清市的南大门, 是著名侨乡新厝镇。
在新厝镇与莆田市接壤的地方, 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桥梁, 至今还在默默地奉献着它的“光与热”。
它, 就是福清市辖区内为数不多的宋桥之一桥尾桥。
桥尾桥上车水马龙
桥尾桥 位于新厝镇桥尾村,是福清与莆田分界的桥梁,历史上曾用名有“迎仙桥”、“上洋桥”,由于与莆田市接壤,又名“兴化江口桥”。
桥尾桥江中“渔舟唱晚
新厝镇桥尾桥全长97米、 宽4.8米, 9墩10孔, 条栏式桥护栏。
两岸桥头分别竖立4尊护桥武官石像,高约1.2米,站立于圆形石墩上。
桥尾桥桥头护桥将军
石像上方护像雨遮书写着村民心声:“祈保平安”、“威震江桥”;石像前配备有石制香炉,供过往村民们焚香祷告。
1987年11月23日, 桥尾桥被公布为福清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桥尾桥始建于宋元祐五年(1090年),系采用花岗石平铺为梁,其桥墩与古代众多桥梁一样呈舟型,昭示着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桥尾桥于明代重建过。 清雍正元年,国学生魏明昌也捐款重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桥梁损坏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拨款修缮。 1962年,在原桥墩上铺设钢筋混凝土桥面,改成公路桥,成为贯通福(清)莆(田)仙(游)两地的通衢大道。 桥尾桥桥面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国内形势需要,相关部门在距桥尾桥近百米的地方,新修建一座与之相仿的桥梁。岂料落成后经过检测,相关数据“不达标”,至今不能启用。桥尾桥这座古老的桥梁继续发挥着作用,成为贯通福州、厦门和漳州的交通大动脉。直至数年后,另外一座贯通福(清)莆(田)仙(游)两地的跨江大桥落成通车,国道324线的滚滚车流,才得以分流。
而桥尾桥, 依然不辱使命, 至今承担沟通福(清)莆(田)仙(游)两地交通的重任。 近年来, 新厝镇桥尾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桥尾桥也焕发出青春光彩。
在桥尾桥岸边,记者看到矗立有造型独特的“海堤漫步”、“江滨公园”石碑,还有“内仰于父老捐助,外望于游子解囊”,记载当地百余村民慷慨解囊60余万元修建江滨步道和公园的“功德碑”。
现如今, 桥尾桥和江滨公园, 已成为村民们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
幸哉,桥尾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