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一小伙家庭殷实却偷窃30年,每天不偷就难受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5-15 09: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7339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福清35岁的男子小叶,
从小不愁吃和穿。
但他平常却喜欢偷东西,
而且不偷东西心里就难受。
医生说这是一种病!
到底什么情况?
640?wx_fmt=jpeg
1福清小伙家庭殷实却偷了30年

原来,小叶从5岁起就常常偷家人的钱,家人认为孩子只是年纪小,没当一回事。

15岁读初中时,小叶参加演出时将道具服装及茶杯偷回家,家人劝他交还学校并给予了批评。

没想到,在高中时,小叶还是经常偷同学的生活用品,如洗涤用品、衣服、鞋袜等。

后来慢慢发展到看见别人的东西就想偷,小到花生米、糖果、橘子,大到衣服、手表等。每天不偷就难受,一偷就满足。

据了解,家人偶然掀开床板,发现很多偷来的东西,就因为儿子爱偷东西,他没少赔钱,儿子就好像是病了一样,偷上瘾了。

家里人很是苦恼, 为了看病,四处求医,心理治疗、吃药控制都试过了,可是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脾气也变得暴躁,只要别人阻止他,就开口骂人,甚至打骂家人。小叶本人也很痛苦,却欲罢不能。

640?wx_fmt=jpeg
经了解,家人求诊于福州空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袁邦清,袁邦清医生在详细了解小叶的情况,考虑为“强迫偷窃”。

该病与大脑的神经递质分泌异常有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过讨论后决定给予选择行“脑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技术”。术后效果良好,小叶不再有偷窃行为。

2什么是“立体定向脑神经调控术”?

袁邦清医生介绍,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局麻的情况下,通过头顶1CM的小口,将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针送入脑内,测得脑内核团的亚结构精确位置后,进行射频弱化治疗,使脑功能达到新的平衡。
可治疗这类精神障碍患者
据袁邦清医生了解,福建省内有40万已被确诊的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患者,其中70%~75%的精神症状始终反复发作,这些人都具备手术适应症。“患有精神分裂、强迫症、狂躁症等,且已发展成难治性精神类疾病,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纠正、康复治疗等均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在加上病人及家属有强烈治疗的意愿,可利用这种治疗方法。”

3强迫性行为不能简单归于性格
袁邦清医生介绍,像小叶的这种偷窃行为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于道德问题,它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的外在表现,属于病理性偷窃,是一种病态的“偷窃癖”。

偷窃癖是一种强迫性行为
其偷窃动机并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他们什么都偷,即使屡遭惩罚甚至身败名裂也难以自控。偷窃癖其实是一种强迫性行为,是意志控制障碍所导致的,也叫做强迫性偷窃。

除了强迫性偷窃,袁邦清医生还接诊过一个强迫性洗澡的孩子,自觉得总洗不干净,一次要洗3、4个小时,经治疗,行为也得到改善。

强迫症要及早治疗纠正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近年来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早期很难被发现,家长很容易认为仅仅是孩子耍性子,发展到后期,又因为精神疾病,家长内心很难接受,羞于求医。

袁邦清医生提醒,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当孩子出现一些异常反复的行为时要及时纠正,并做好心理疏导。一旦孩子的强迫行为影响了生活,就要及时求诊于专科医生。

你身边有类似的案例吗?
如果孩子有类似的强迫症
一定要及时治疗!
转发提醒身边更多人!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陈坤
通讯员:杜航
编辑:小枫


再苦,也别忘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7-11 00:55 , Processed in 0.068820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