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楼市杂谈] 住建部专家:中国房地产整体上没有供过于求

福清好房网小编 发表于 2019-4-19 18: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677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张蕊每经编辑陈星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3803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1-2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98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9%,降幅比1-2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


在同日举行的国是论坛2019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表示,1-3月份房地产数据与预期基本吻合,量缩价稳。


房地产短期处于下行阶段

近日,鹤岗房子卖出“白菜价”的新闻刷爆网络,而商品房单价过万的地方早已比比皆是,两相对比,让大家对房地产市场扑朔迷离的现状唏嘘不已。


该如何看待房地产市场?在顾云昌看来,要从发展潜能、发展周期、发展差异三方面来看。


从发展潜能来看,顾云昌把房地产市场分为住宅地产和产业地产。在住宅地产方面,未来城镇化进程当中对房地产的需求增长很大,农村人口进城和城市流动人口都有买房的需求,需改造的旧房比例也不低,因此房地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产业地产则包括写字楼、产业园区以及新兴的养老、康养旅游文化等,这部分也有很大的需求。“我对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整体上没有供过于求,全国每个家庭平均拥有1.07套住房,这属于正常的状态。”


“房地产周期非常明显,从中周期来说,我们已经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进入供求平等阶段;从短周期来说,现在正处在周期的下行阶段。”顾云昌说。


发展差异就是指城市间的差异。一、二、三、四线城市高点低点并不一样,顾云昌把房价的波动看作一条巨龙在舞动,一、二线城市代表龙头,三、四线城市则代表龙尾。“龙头昂起时尾巴还没动,龙头下探的时候尾巴开始翘起来了。现在龙头到了底部,有往上昂起的迹象。目前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量明显提升,房价有往上走的可能。”他说,但是三、四线城市目前是到了顶点还没下来。具体城市的房价不好把握,从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处在一、二线城市做底,有回暖迹象,三、四线城市还在往外走的态势。


房价大起大落可能性不大


目前这一轮的情况是怎么发生的?顾云昌从调控、城市群、新动能三个角度进行了阐释。


“这一轮情况和调控有关系,更和房地产周期有关系。”顾云昌说,调控发挥了作用,但不调控同样会有这个周期。这几年都在逆周期调控,这一轮周期时间比较长与各地抢人才有关。政策面表示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所以3月份的数据跟这样的信号有关系。


顾云昌说,住建部讲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个“稳”和中央的“稳”是一致的,以前是房价不要涨的太快,这一轮是不要降的太多,房价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


从城市群概念来看,国家提倡以中心城市来引领城市群发展,改变了过去发展小城镇的概念,这会对房地产的布局产生影响,人们买房的积极性也会发生变化,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


另外,从新动能角度看,顾云昌说:“我把中国住宅产业比作一条巨龙,20年前已经开始腾飞了。房地产是名副其实的实体经济,是总装工厂,所有的(产业)都可以放在房地产里面去,而人和居住连在一起,安居是人们的需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认为,房地产发展是必然的。现在到了发展新动能的阶段,房地产的新动能在哪里?那就是产业地产。


他进一步阐释,产业地产包括为生产服务的产业园区、工厂、写字楼等,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所以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也应该更多从服务角度来发展房地产,使房地产更加全面地体现它的功能。”顾云昌说。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8-19 02:55 , Processed in 0.056592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