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楼市杂谈] 关于福清那美丽龙江许多常人并不知晓的事

起家粿爷爷 发表于 2018-10-16 07: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072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福清人都知道家乡有一条母亲河龙江。她发源于邻县莆田、永泰交界的瑞云山,在群山田畴间蜿蜒流淌六十余公里,在海口镇注入福清湾。前些年,由于工业及生活污染,龙江几成臭水沟,市人民政府斥资数亿元,经过初步治理,现在污染程度有所减轻,两岸还陆续建起了几处市民休闲公园,成为市民休憩的场所。

5bvzjyr2zvl3459.jpg

5bvzjyr2zvl3459.jpg

但是,大部分乡人并不知道,其实这条江并不都称龙江,此中还有许多常人并不知晓的事。

o0h52jdzlua3460.jpg

o0h52jdzlua3460.jpg

一、其实,龙江仅指龙首桥以下的江段。据清乾隆《福清县志》卷之二“地舆志·江”龙江条载:“在方民里,去县东二十里。旧名螺纹江,后改今名。上接龙首河源,下通东南渤澥,有桥横跨其上。”可见,所指龙江的只是从龙首桥至海口桥(龙江桥)这一段。因为福清方言称海水潮汐可至的水道为“江”,如江阴与上迳之间的“迳江”之类。该江段九曲回肠,犹如龙盘,故称龙江。又因该江段曲折回纹,所以古代又名“螺纹江”。

3fbernbizpt3461.jpg

3fbernbizpt3461.jpg

二、龙江上游实为十余条上规模的“溪”流组成的。龙首桥以上虽然古时也是潮汐可至之处,但因接纳了上游十余道来水,故以乃咸淡水交冲处,古时约有十余条溪水汇集于此。其中有:
鹿角溪。清乾隆《福清县志》载:“鹿角溪,在龙首桥西南。 谶云:‘鹿角溪成事可谋,龙江沙合接龙头。但看甲子重开日,此时方始出公侯。’此溪即为后来之东门河和后墓溪两支。形如鹿角,注水龙江。

03gebnpco043462.jpg

03gebnpco043462.jpg

西溪。清乾隆《福清县志》载“西溪,在县治西门外。旧志云:一源自百丈至崔林,为崔溪;一自灵石出,与崔溪合,为无患溪;一自敛石出石塍,为交溪,东下为天宝陂,至水陆桥西南;一源自七仙岩出石尤,下溪头,至关溪、涧溪,即北溪;一源自清源台岭出埔尾,庐山,到庐溪、虎溪,亦会于水陆桥之南。众溪合名日西溪……“以上所述的无患溪、交溪、关溪、涧溪、北溪、庐溪、虎溪等水系有的仍存,有的因自然变迁或人为改造有所改变,但从文中可见均为西溪水系,或为干流,或为支流。
清乾隆《福清县志》还详细讲上述西溪支流另行列条一一陈述。如: “涧溪,在西北隅,接修仁界。其源自石尤来。历作坊,溪头、提刑桥、涧下桥,至水陆桥合入龙首河。”“关溪,其源有二,一自七仙岩,一自青阳岭。一至桥下,二溪相合,如门之关。其支流为永安陂,东注石塘。”“前亭溪,在修仁、善福之界。”“交溪,在善福里,去县西十里。其源有二,一自常(思)岭而来,一自清源里盏窑而来。二水交流会合,故名。”“无患溪,在善福里,宏路前大溪也。源出石竹山,入交溪。相传林真人时,此水愈人病,故名。”“芦(庐)溪,在永福里。源出台岭。以其绕芦山,名之。合螺岭、云洞、漳林数处之水,循芦山寺南流,合于关溪。”“可溪,在方兴里,通石塍溪。”“石塍溪,在太平馆前。”至此,可见现在龙江干流从石竹山下无患溪始均称“西溪”。

d4uduqto54d3463.jpg

d4uduqto54d3463.jpg

那么无患溪以上的龙江溪段是什么呢?我们同样可以从清乾隆《福清县志》里寻其踪迹。同卷“溪”章末条有“龙溪,在新宁里”,即为福清境内龙江干流之上游。
文述至此,我们已经很明白了。我们今天通指的母亲河,其上游称“龙溪”,中游称“西溪”,下游才称“龙江”

zgfjvnfcmit3464.jpg

zgfjvnfcmit3464.jpg

来源:福清广播电视台 作者:贾枚 编辑/铃声原标题:【壹 | 民俗】美丽的福清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龙江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8-25 02:02 , Processed in 0.070840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