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楼市杂谈] 御园:在福清,为生活造一座园子

鱼头侄儿 发表于 2018-10-15 23: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3444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提起园林,脑海中总会呈现出美好的生活场景,古代造园大师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机盎然的园林之境。有“柳垂金线,桃吐丹霞”的大观园,亦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拙政园;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自然之美,亦有“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生活美。

cz5ifoszbgk16208.png

cz5ifoszbgk16208.png

遮风避雨,四时风物。由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以园林建筑为代表的生活形态便一路沿袭下来。家有一庭才谓之“家庭”,自古以来,“为生活造一座园子”是中国人割舍不断且难以释怀的情结所在。

u2kfdrfjxqj16209.png

u2kfdrfjxqj16209.png

中国园林沿袭至今,渐渐演化出公共与私属两大属性。所谓公共属性,就是供人游赏的现代公园、园林风景区等,这是顺应自然与美化自然的体现;而私家属性,泛指目前地产项目里对社区园林的营造,除了满足风雅的生活情趣外,更是对家庭精神空间的延伸。

gryixy5vhdl16210.png

gryixy5vhdl16210.png

几千年来,中国园林从单一的观赏性,演变为如今渗透于各个感官的生活之地。大千世界丰富多维,在城市化浪潮下,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返璞归真,寻根求源。于是,私家园林更加注重对生活流线的营造。继承着古典园林“与自然互相交融”的思想,通过对现代生活雅趣的深刻洞察,打造出人们在心底真正渴望的一座园子。

xtng05o2c1n16211.png

xtng05o2c1n16211.png

当别人都在建筑的缝隙中穿插园林时,御园却执意在园中做建筑,在园里造生活。御园所注重的不是花与树的堆砌,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打造可游园,可亲近,可遥望,可对话的现代景观园林。在浓荫深处眺望青山近览秀水,御园让每一次回家都是一场穿越花园的旅行。

iklu243kntt16212.png

iklu243kntt16212.png

御园为福清造了一座可观可感可生活的园子。从基本的草木搭配,到土地文脉传承,再到生活层面的营建,御园的每一寸景,都藏着细腻与匠人精神。
什么叫做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就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而御园的匠人精神,并不只是在看得到的地方精雕细琢,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也下足了工夫。

qitxc255d5f16213.png

qitxc255d5f16213.png

以御园的叠水瀑布水系为例,静水如止、点点涟漪、水花泛起、泉涌澎拜,不仅仅有“一水四态”之美。御园对流水也是细心考量,即有“哗啦啦”水声映入耳朵,又能感受水的灵动。置身其中的人,能够真切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变化,这就是御园匠心非常难得的地方。

h15trnixout16214.png

h15trnixout16214.png

自古以来,帝王后妃都喜欢在宫中弄一块地赏鱼,乾隆皇帝更是在圆明园中打造“坦坦荡荡”一景用来观鱼。为增添园中趣味,御园特设观鱼池,将观鱼之趣发挥淋漓尽致,让人犹如置身画中天地,片片秋水,鱼跃鸟戏。

vao00jthdcv16215.png

vao00jthdcv16215.png

园林它从来就不是标本
也不是符号,而是居者生活的地方
御园园林,与山水共栖
中国人的园林精神与人居理想
将在这座园子里生生不息

zb1dmpo3buq16216.png

zb1dmpo3buq16216.png

Ps:本广告图片及文字仅作为要约邀请,所提及的项目所有内容、信息仅供购房参考,不作为销售承诺,最终以合同及政府审批文件为准。
匠人精神丹霞旅游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10-15 06:19 , Processed in 0.063155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