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最近千万别吃这种螺!吃一颗就有可能致死!

鱼头侄儿 发表于 2018-9-25 08: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6470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0p0xcpdmwbq5882.jpg

0p0xcpdmwbq5882.jpg

特别提醒
当前正值织纹螺生产旺季,春夏季节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提醒:请广大市民朋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切勿擅自前往海边采捕贩售织纹螺,出外用餐尽量不食用织纹螺,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织纹螺俗称麦螺、甲锥螺、白螺,是一种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质海底的螺类,我省沿海均有分布。织纹螺体内常含有神经性毒素,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曾有相关部门检测,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织纹螺体内一种叫做“石房哈毒素”的毒性大增。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很可能就致人死亡。

srfcep3e5mv5883.jpg

srfcep3e5mv5883.jpg

从外形上看,织纹螺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炒熟的织纹螺颜色层次分明,外形小巧。
福建曾有不少织纹螺中毒案例:
●2015年5月,莆田一2岁男童吃织纹螺后中毒或成植物人。
●2007年5月7日,莆田荔城区长丰村,9人食用织纹螺中毒,其中5人住院。
●2005年7月14日,霞浦县溪南镇,渔民陈某食用织纹螺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5年5月21日,罗源县4人因食用织纹螺发生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2004年6月1日,仙游县发生两起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有3人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2002年4月至5月,宁德、莆田等地发生多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其中死亡2人。
织纹螺中毒有没有解药?
这是神经毒性,至今没有特效药。这几年医院对病人多数是采取催吐、排泄、洗胃等办法,加快新陈代谢,尽量少地让人体吸收。好在总有人中招,但没发生过死亡的病例。
早在2012年,卫生部就发公告称: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 药物。
公告明确了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过风险警示:食用织纹螺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 药物。
织纹螺如何识别:

cl3rdcla5tl5884.jpg

cl3rdcla5tl5884.jpg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26 09:26 , Processed in 0.085772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