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8

戚继光抗倭文化与福清地方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高山羊叔叔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702 3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图片

【摘要】

图片
图片

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在两度来到福清抗倭,形成“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的抗倭文化体系,这是福清文化的“精神基因”之一。近年来,福清在戚继光抗倭文化的遗迹保护、宣传教育、活化利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为此要通过加强遗迹保护开发、创新传播形式、深化民众参与等实践路径,推动戚继光抗倭文化当代转化,助力福清培育地方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华优秀文化;戚继光文化;福清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而地方文化自信的培育,往往根植于本土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的深度挖掘。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东南沿海,福清作为福建沿海要地,屡遭侵扰,百姓深陷苦难。抗倭名将戚继光两度率军入闽,在福清留下“牛田大捷”等不朽战绩,更以其军事智慧与家国情怀,催生了白头春联、光饼、伡鼓舞等独特的文化遗存。这些源于抗倭历史的文化符号,既是福清人民对英雄的缅怀,更是地方文化的“精神基因”。

深入研究戚继光抗倭文化与福清地方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梳理抗倭文化的具体形态,探索其在当代的转化路径和实践价值,不仅能填补福清地方文化研究的空白,更能为福清通过加强遗迹保护开发、创新传播形式、深化民众参与等方式领悟文化内涵、培育文化自信提供实践方案,为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基层样本。

图片

 

一、戚继光抗倭文化在福清的具体形态与历史价值

戚继光在福清的抗倭活动,并非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深度融入地方社会,形成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依次递进的文化体系,成为福清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物质文化遗存:可触可感的历史见证

物质文化是戚继光抗倭史实最直观的载体。当年戚家军在福清留下了诸多印记,这些遗存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当前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核心对象。

其一为军事遗址。瑞岩山因地处要冲、山高洞奇,成为戚继光及其同僚驻军练兵之余览胜休闲的常往之地,山上留存的“望阙台”“宜睡洞”等题诗石刻,是戚继光家国情怀的文字见证,更成为福清标志性的文化景观。牛田(今龙田)作为牛田大捷的发生地,虽施氏八扇厝等战场遗址随岁月变迁有所湮没,但当地流传的“戚家军合围倭寇”的传说,仍让这片土地承载着英雄记忆。

图片

 

其二为特色物产。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光饼”。相传戚继光为解决将士行军口粮问题,改良其老家山东炊饼的制作工艺,加入食用碱、芝麻,增强食欲、补充体力又能解除官兵水土不服之患,后流入福清民间,被福清民众赞之为“光饼”。如今,福清光饼已成为最地道的地方特色美食,从街头小摊到家庭餐桌,其金黄酥脆的口感中,藏着对抗倭保民英雄的礼赞。戚继光为追击倭寇发明的适合于沿海滩涂的“土橇”,以厚木板制成,形似船底,至今仍是福清沿海渔民讨海的工具,成为军事智慧融入民间生活的鲜活例证。

(二)行为文化传承:融入日常的民俗仪式

抗倭历史渗透到福清人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民俗传统,成为了代代相传的文化习惯。在节俗方面,“白头春联”与“拜初二”最具辨识度。嘉靖三十七年(1562)除夕,1000多名倭寇突袭福清,攻陷县城,在城内进行了长达两天的屠杀和焚掠,纵火烧毁县衙、县学和无数民房,刚刚贴上春联官民仕绅未及吃上一顿年夜饭,纷纷奔逃避祸,仍有数以千计的民众惨死倭刀之下。正月初二倭寇退出县城后,民众才陆续回到县城,丧家张贴素联致哀,亲友则在红联上方留白以示悼念,“白头春联”由此诞生。而“拜初二”,也称“拜新座”的习俗,源于战后百姓在正月初二吊唁死难者,后来演变成“上一年有成人逝去的家庭设立灵座,亲友前来祭拜”的固定仪式。这两种习俗,至今仍是福清春节的“文化标识”,每至春节,街头巷尾的“白头春联”与初二的拜祭活动,都在唤醒人们对那一段沉痛历史的记忆。

图片

 

在艺术领域,抗倭文化催生出多种民间文体活动。藤牌舞又称藤牌操,源自戚继光当年所创的鸳鸯阵,战士手持藤牌防御、配合长短兵器进攻的动作,经民间改编后,成为兼具观赏性与历史感的舞蹈,舞者身着古代军服,腾挪跳跃间,再现了戚家军的战斗雄姿,目前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伡鼓舞也与戚继光有关,相传戚继光率军平倭,由于兵力分散,戚将军邀民间壮勇击鼓擎旗参战,一时间,鼓声如雷,喊声震天,倭寇大败。人们为了纪念这场大捷,创新演绎了百姓冒雨迎接,将士为百姓撑伞,双方随着威风战鼓起舞欢庆胜利的舞蹈。如今,这种“一人持鼓、一人持伞、众人伴舞”的形式,仍是福清节庆民俗活动的压轴节目。还有近年新编的光饼舞,以戏曲舞蹈的形式,演绎百姓为戚家军制作光饼、拥军支前的场景,揉面、贴饼等生活化动作,让抗倭故事以艺术的方式走进大众。

(三)精神文化内核:融入血脉的价值认同

抗倭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其塑造了福清人“爱国爱家、坚韧不屈”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根基。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抱负,与福清百姓“保家卫国”的愿望高度契合,在牛田大捷中,戚家军以“大敌尽歼,何故畏怯”的士气冲锋,百姓则自发为军队送粮、传递情报,拧成“军民同心抗倭”的宏大合力。这种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和众志成城的精神意志,深入骨髓,溶入血脉,成为福清人最深沉的文化基因——明清时期,福清人在抵御海盗、保卫家乡的斗争中屡现身影;近代抗日战争时期,福清人民以戚公抗倭为榜样,组建抗日武装,彰显出一脉相承的爱国情怀。

图片

 

同时,戚继光的军事智慧也影响着地方文化思维。他针对倭寇特点发明了“鸳鸯阵”,根据滩涂地形创造了“土橇”,这些“因地制宜、创新破局”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福清人的生产生活——从沿海渔民根据潮汐规律调整作业方式,到现代福清企业家在商业领域的灵活应变,都可窥见这种“务实创新”精神的延续。

二、戚继光抗倭文化对福清地方文化自信的培育作用

文化自信的本质是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认同与自豪,而戚继光抗倭文化通过“唤醒记忆—强化认同—激发行动”的逻辑,成为福清培育地方文化自信的核心动力,而且能够针对性应对当前文化传承的现实挑战。

(一)唤醒历史记忆,筑牢文化自信

地方文化自信的起点,是对本土历史的认知。戚继光抗倭文化作为福清“苦难与抗争”的集体记忆,通过家庭传承、学校教育与民间故事,让新一代福清人了解“家乡曾遭倭寇侵扰”的苦难,更铭记“戚家军与百姓共抗外敌”的辉煌。比如每逢中秋节,福清海口等沿海乡村会举办“烧瓦塔”活动,百姓叠瓦片为塔、点燃枯叶,围绕瓦塔欢舞。有的人说,这一习俗源于纪念戚继光抗倭胜利,火光与舞步中,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参与、可感知的体验,让年轻人在参与中理解家乡的历史,从而产生“我是福清人,我为家乡的抗倭历史自豪”的认同感。

图片

 

(二)塑造地域标识,增强文化自信

在文化同质化大背景下,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是培育自信的关键。戚继光抗倭文化赋予福清诸多独有的文化标识:全国多地均有纪念戚继光的传统方式,但“白头春联”“拜初二”是福清独有的节俗,光饼是福清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伡鼓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福清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当福清人在远乡看到家乡的光饼,或在民俗文化活动中看到伡鼓舞表演,会油然而生“这是我们福清文化”的自豪感,更清晰地感知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强化“我们的文化与众不同”的自信。

(三)凝聚社群情感,激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不仅是心理认同,更需转化为实践行动。戚继光抗倭文化中展现的“军民融合、同心抗倭”,在当下福清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截至2024年,福清已经实现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成为玉融大地上时时奏响的主旋律。近年来,福清民间自发成立“光饼制作技艺传承协会”“藤牌舞爱好者社团”,退休老人走进学校传授藤牌舞,年轻志愿者参与光饼文化节策划,2020年发掘抗倭将领呼鹤鸣墓葬后,市民积极为纪念馆建设建言献策,这些行为,正是精神内核转化为实践的体现。

三、戚继光抗倭文化在福清地方文化自信培育中的现实挑战

(一)文化遗迹保护与开发不足

遗迹保护现状堪忧。福清现存的戚继光抗倭相关遗迹,如一些古战场遗址、戚家军屯兵处等,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长期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部分遗迹遭到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例如,东瀚万安等处的古烽火台因风雨侵蚀,墙体出现坍塌。抗倭时期的卫所建筑,如镇东卫因缺少保护,目前仅剩通江门等遗迹。而历史上曾经修建的福清县城水陆街和海口龙江书院左侧的戚公祠,融城西涧寺旁的报功祠,或湮灭于风雨侵蚀,或摧毁于旧城改造,留给后人无尽的遗憾。

图片

开发利用缺乏统筹。多年来,福清对戚继光抗倭文化遗迹的活化利用较为零散,缺乏系统的谋划和有序的规划。不少遗迹只是简单地立一个标识牌,整理一下故事,没有深入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并进行有效的展示。以海口瑞岩山抗倭遗址为例,虽然有一定知名度,但相关设施很不完善,没有全面梳理与抗倭相关史迹,没有形成完整的游览线路,尚未建成“戚继光福清抗倭”集中展示馆和文化体验区,难以引导游客深入了解戚继光在福清的抗倭史实与精神内涵。

(二)文化传播渠道与形式单一

宣传范围受限。关于戚继光福清抗倭,在福清本地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大,但在外地的知名度较低。宣传主要集中在福清市内的一些文化活动、学校教育等方面,通过电视、报纸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向外界宣传推广的较少,导致其文化影响力难以突破地域限制。

传播形式老旧。大多依赖于传统的文字介绍、图片展览,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在数字化时代,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难以满足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文化信息获取的多样化需求。很少运用短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手段,来生动呈现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场景和文化内涵。

(三)民众参与度和认同感有待提升

图片

 

教育普及不够深入。尽管部分学校开展了戚继光抗倭相关教育活动,但教育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往往只是在历史课上简单提及,缺乏系统和深度。对党员干部和广大市民的教育宣传更加有限,导致公众对戚继光抗倭文化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理解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更无法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文化活动参与度低。福清举办的与戚继光抗倭相关的文化活动数量较少,形式单一,对公众的吸引力不足。许多民众对这些活动缺乏了解,参与积极性不高。一些关于戚继光抗倭文化的讲座、研讨会、民俗文化展演等,参与人数有限,无法充分调动民众参与和传承这一文化的热情。

四、依托戚继光抗倭文化进一步培育福清地方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文化遗迹保护与活化利用

要完善保护机制。福清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戚继光文化的研究、保护工作,严格执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各单位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责,加大对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设立戚继光文化专项研究和保护基金,用于遗迹的普查、研究、修缮、维护和日常管理。适时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强对福清境内古战场遗址、烽火台、抗倭建筑等进行的检查和修复。尽快重建福清戚公祠,延续那一段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

图片

 

要科学规划开发。以海口镇为核心区域,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制定系统的戚继光抗倭文化遗迹开发规划,打造集历史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戚继光文化综合旅游区。加快建设海口东岳山戚继光抗倭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可设置戚继光生平事迹展览馆、抗倭兵器展示区、古战场模拟(VR、AR)体验区,多形式展示戚继光抗倭文化。开发以戚继光抗倭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将海口瑞岩山、龙田施氏宗祠(八扇厝)和东壁岛(命名)、高山戚家军屯兵处、上迳蹑云桥等相关遗址遗迹串联起来,让游客系统了解戚继光福清抗倭的丰富史实与文化魅力。

(二)创新文化传播渠道与形式

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市文史部门要积极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戚继光抗倭文化专栏,研究、整理和发布戚继光福清抗倭的历史故事、文化解读、遗迹介绍等。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实景拍摄等形式,展现戚继光抗倭的精彩战斗场景和文化内涵。例如制作鸳鸯阵战术演示等短视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戚继光的军事智慧。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如举办戚继光抗倭文化知识问答、主题摄影比赛等,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图片

 

要运用新兴技术。引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戚继光抗倭文化体验项目。在福清侨乡博物馆、拟建的戚继光事迹展览馆等文化场馆,设置VR体验区,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抗倭战斗的激烈氛围。利用AR技术,开发戚继光抗倭文化手机应用程序,呈现遗迹的历史原貌和相关的历史故事,增强游客的参观体验。

(三)提高民众参与度和认同感

深化教育融入。将戚继光抗倭文化纳入福清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体系,组织编写专门的地方教材和校本课程。在历史、语文、美术、体育等课程中融入戚继光抗倭文化元素,比如历史课上详细讲解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战役过程和重要意义,语文课上引导学生赏析戚继光在福清创作的《望阙台》等三首诗歌,感受其文学才华和爱国情怀,美术课上让学生创作以戚继光抗倭为主题的绘画、雕塑等作品,体育课上教授戚家拳、鸳鸯阵等传统武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如举办戚继光抗倭文化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节,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戚继光抗倭文化的认同感。

图片

 

丰富文化活动。福清市及其宣传文化部门要主动对接中国明史学会戚继光委员会,加强与山东蓬莱、浙江台州、宁德福鼎、莆田仙游等戚继光曾经战斗过的城市的横向联谊,承办戚继光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戚继光抗倭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升福清城市的对外影响力。持续举办“福清光饼文化节”,将戚继光抗倭文化与福清特色美食光饼相结合,通过光饼制作比赛、光饼美食展销、抗倭文化展演等活动,增强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组织文艺团体编排以戚继光抗倭为题材的闽剧、歌舞剧等文艺作品,在福清市内各社区、乡村巡回演出,让更多民众了解和感受戚继光抗倭文化的魅力。

课题:2025年度福清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编号:FQSK2542。

课题成员:何华龙、郑松波、念彬

课题执笔:何华龙

图片

致力为公,侨海报国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
清香百合花 | 来自山东
中倭友好绝对是间谍卖国贼狗汉奸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前天 11:30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福清融强贺医生 | 来自福建
抗日战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前天 16:19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半度微凉 | 来自福建
思考思考好像有点意思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昨天 20:11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10-9 20:37 , Processed in 0.068785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