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一大早看到朋友转发的朋友圈,我觉得这篇写的很有意思,也很用心,就分享给大家了,希望看福清的网友们喜欢。 去了一趟福清,走了一条福清自驾一日游的行程,“一佛一寺一陂一桥两塔”,有古交通设施,古水利工程,古宗教建筑,一日尽看福清的近千年城建史。 首站是位于黄檗山的万福寺,福厦高速渔溪出口下后,沿着324国道北上,在上张村路口左转上村道,前行10公里即到。 哪怕是远离市区的乡村道路也都完成黑化,处处可见带院子的大别墅,村落环境也干净不杂乱,福清的民富眼见为实。 有一种说法,白墙黛瓦的江南建筑文化的最南端就到福州城区,从福清开始就进入闽派建筑文化区域,共同点就是红墙红瓦大厝,由北到南,从马鞍墙逐渐过渡到燕尾脊,这一路过来果然是这样的。 万福寺,最早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9年)。明万历年间重建,并获明神宗御赐“万福禅寺”牌匾。寺院在民国时期因山洪火患,尚存法堂旧殿残存,但最终也没能躲过消失的命运。(此图来源自网络) 近十来年寺院再次重建,直接把这座明代古建给拆除,修建了如今风格迥异的新万福寺。仅在寺院新法堂的地台前放置了旧寺的门匾、石碑、古钟等物件。我也不是很理解,建新为啥要拆旧呢。 通往寺院的甬道一侧是十八罗汉石雕,中间有七座宝箧印经塔,当然一切都是全新的。 万福寺有内外两个山门,外山门上竖匾“黄檗山”三个字为万福寺历史非常重要的隐元禅师遗墨,横匾“万福寺”三个字是赵朴初所题。进门对面石崖上刻有“一喝起风云”,亦为隐元禅师遗墨。 山门内有一块巨型石屏风,背面有明神宗诏书石刻,内容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重建万福寺,朝廷赐藏经、紫袈裟,明神宗御赐“万福禅寺”牌匾。 由无相门入寺,第一眼看到主体建筑,感觉就是日里日气的,说是仿唐,实际上仿的是经过日本改良的新唐式。 福清万福寺在历史上就是中国禅宗一大道场,也是日本黄檗宗祖庭。明末清初时,万福寺住持隐元大师于日本承应年间携弟子东渡日本建造了宇治万福寺。几百年后,宇治万福寺的建筑风格又回到并改造了祖寺的面貌。(此图来源自网络) 新万福寺建筑格局与大多数的寺院并无二致,坐东北朝西南,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位于中轴线上,其两边依次有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药师殿、往生殿。(此图来源自网络) 内山门竖匾额“选佛场”,横匾额“续佛慧命”,门柱楹联为福清人,万历朝内阁首辅叶向高所撰的“千古祥云临万福,九重紫气盖三门”,远离帝都的万福禅寺能够得到“祝圣道场”的地位,这位叶首辅功不可没。 山门殿内的木雕金刚造像和传统佛寺的武将打扮的金刚不太一样,倒是跟日本佛寺的一脉相承。 左起:福清万福寺金刚、奈良东大寺金刚、泉州开元寺金刚 天王殿竖匾“弥勒住处”,比起“兜率天宫”通俗直接。 天王殿正中是一尊金光闪闪的布袋弥勒,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 天王殿中还高悬一幅隐元禅师的画像,以纪念这位推动“闽寺东渡”的先贤。 天王殿和大雄宝殿间的广场相当辽阔,平整的草坪,精心修剪的绿树,更让你有了日式寺院的感觉。 与天王殿并排的是高大的钟楼和鼓楼,由廊庑相连。 出天王殿,右侧是伽蓝殿,殿中供奉的是一尊文关公,金面捋须阅《春秋》,我印象中伽蓝菩萨一般都是红脸武关公的形象。 左侧则是祖堂,万福寺是禅宗寺院,自然供奉着禅宗祖师达摩。 大殿前有二座非传统造型的六角石塔,塔身雕刻十分繁杂饱满,塔分五层,第一层是六只螭龙,第二层为六尊金刚神将,第三层到第五层均为坐莲佛像。 新万福寺的大殿无大雄宝殿的字样,大殿横匾额为“祝圣道场”,万历帝当年赐名“万福禅寺”时就有“祈无疆寿福民安国泰”之意,使得万福寺具备了官方认可的国家祈福场所的地位。 大殿竖匾额“万德尊”,是日本黄檗宗第二代祖师、晋江人木庵禅师所书。 大殿正中供奉着三尊金身横三世佛,两侧为普贤和文殊,背面则为三尊彩塑东方三圣。除此之外,寺内还有专门供奉药师琉璃光菩萨的琉璃光殿。 大殿之后是观音殿,横匾额“无刹不现身”亦为隐元禅师所题,殿中后堂有一尊由整块白玉雕成的观音立像,相当的精美。 在观音殿两侧分别是琉璃光殿、无量寿殿以及隐元禅师纪念馆。 在原法堂的位置重建了新法堂,砖砌的地台应为旧物遗存,但上面的建筑已经拆旧建新。 新万福寺真的是用人民币堆出来的,所有佛像都是金闪闪的,全寺建筑使用了大量的木构,从立柱到门窗,用的都是产自印尼的红木,尤其是各殿中那数十根十几米高的合抱立柱用的都是整根菠萝格木,家中木地板用的也是菠萝格,所以略知价格,简直是低调奢华的代表。 离开万福寺前在山门前看到一块寺院主要捐助者的功德碑,这个他们倒是不怎么墨守陈规。
湖光山色,独特唐风的建筑,到福清,万福寺还是非常值得一游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伍德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