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凤迹早白垩纪火山口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镇凤迹村灵溪上游,是约7430万年至1.36亿年前的燕山地质运动时期形成的古火山遗迹。而被列为中国地质公园的漳浦火山岛,则是1700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质构造。
凤迹早白垩纪火山口火山口系由中酸性熔岩与火山碎屑岩构成的破火山结构,平面呈近圆形,火山喷发物波及面积达150平方千米,视野可见面积超过30平方千米。站在山巅俯瞰,火山颈直径约2.1千米,寨山与鸡姆山如同两位沉默的守护者,矗立在火山机体的突出处。而直径2.5至3千米的破火山口,则化作一片静谧的凹地,将亿万年前的喷发痕迹温柔包裹。
走近凤迹早白垩纪火山口景区,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三门井火山口。这处被地质学家视为“国内保存较好的古火山机体”的遗迹,核心区由三个火山喷发眼组成,俗称“三门井”。如今,她已化作灵溪上游三个被水流冲刷出的大坑。周围郁郁葱葱的植被掩不住岩石的沧桑,暗棕色与黑灰色的火山岩层层叠叠,有的如利剑直指苍穹,有的似巨兽匍匐大地。形态各异的岩脉,沿着环状或放射状断裂分布,仿佛大地跳动的血脉。
(二)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是时光的标本。
根据1976年12月福建省区测队四中队现场勘察作出的《福清凤迹古火山口调查报告》,凤迹古火山位于长乐——诏安笏石断裂带北西侧,由新华夏系北北东及北北西向断裂,以及东西向断裂的复合作用形成的火山喷发盆地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火山活动时代为早白垩纪。
1994年版《福清市志》亦载,凤迹古火山口位于长乐——福清隆起带。这条隆起带北起长乐西埔,向西南至福清马山黄塘。在其背斜的西北翼有一条火山喷发带,凤迹火山机体即在其中。
凤迹古火山口特殊的地质构造体系和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火山机体,让其成为研究中国东南沿海地质构造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地质学家在此能够清晰地看到岩浆活动的痕迹,而普通游客则能在触摸岩石的瞬间,感受到与远古地球的奇妙连接。
除了科学价值,凤迹火山口遗迹还孕育了独特的人文气息。当地村民口中,流传着许多与火山相关的传说。老人们说,灵溪的清泉是火山馈赠的甘露,奇特的岩石是山神留下的印记。这些故事,为冰冷的岩石注入了温度,让自然景观与人文记忆在此交织。
(三)
如今,越来越多的徒步爱好者和地质爱好者走近福清凤迹这片秘境。
乘坐公交可搭乘福清806路公交在凤迹站下车;自驾的朋友可导航到凤迹村委会,接着往村西南处方向开,在岩前宫旁停靠,而后徒步约4千米,前往古火山口遗迹,开启这场奇妙的地质探察之旅。
好在沿途坡度平缓,更可欣赏难得一见的乡间美景和荔枝、龙眼等果树。雨水丰沛之时,火山岩间会形成错落的瀑布,水流冲刷着火山碎屑岩,奏响大自然的乐章;晴朗之日,阳光穿透岩层的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穿越亿万年的时光碎片。
新厝凤迹的火山口遗迹,是地球写给人类的一封长信。它静静矗立在群山之中,等待着每一个愿意俯身倾听的人,去读懂那些刻在岩石里的远古密码,去感受这片土地深藏的力量与温柔。
凤迹是一个自然与人文魅力十分丰富的村落。除了三门井古火山口以及灵溪上游三叠泉瀑布,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的灵溪宫,流水潺潺向东南而去的凤迹溪,都是游客必到的打卡点。
这个秋天,带上家人朋友,一起走近这场跨越亿年的地质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