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品明:20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总共投入了约51亿元建设了福清市医院二期、福清市第二医院新院等40个医疗基建项目,老百姓的就医环境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福清市第二医院新院区项目效果图
然而,我们深知,硬件设施的提升只是一方面,医疗软实力的建设才是关键。为了迅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我们按照“均衡布局、差异发展”的思路,用实用好省、市高水平医院紧密型合作项目。福清市医院与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合作,全面提升急危重症和大病救治能力。
市二、市三、市四、市五、妇幼保健院分别与省协和、省妇幼等省市三甲医院开展紧密型协作,各有侧重培养1—2个优势学科、品牌专科。
在与这些省、市医院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先后成立了孙蓬明、薛芳沁、曾永毅等多个名医工作室,让福清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省、市级“名医”的诊疗服务。
通过合作,各公立医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福清市医院已成功创建为“三甲”医院,成为福州市首家县级三甲医院,同时也是全省首批通过“三甲”评审的县级医院。
与此同时,福清市公立医院在临床路径管理率占比和医保参保人员县域住院量占比这两项关键指标上,均位居福州地区前列。这表明福清的公立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我市群众的医疗需求,进一步巩固了县域医疗服务的核心地位。
基层医疗这块,福清主要靠县级医院帮扶基层来发力。就拿今年来说,7家县级公立医院一共派了41名中、高级医师到基层去,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诊疗能力。
2025年上半年,这些支援医生在基层已经接诊患者14230人次,还开展了教学查房、学术讲座、培训基层业务人员等活动,效果还是挺显著的。结合“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我们积极推进联合病房和联合门诊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今年上半年,联合门诊共上转患者398人次,下转患者786人次;联合病房实际开放床位61张,上转患者10人次,下转患者35人次,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联合病房和联合门诊在促进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初显成效。
陈平到音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与此同时,福清还规划在渔溪镇、海口镇、高山镇打造3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发挥片区医疗的枢纽作用。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基层“片医”联系制度,将片医微信号、联系方式等公示在显眼位置,平时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能第一时间找到熟悉自己情况的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