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余名学生在团委副书记吴钦慧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4日15时赴融东社区福清市中共历史学会会所,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的参观研学活动。

本次活动是福清市中共历史学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携手外国语学院打造“红色玉融讲坛”实践平台的重要举措。通过“理论+实践”的多元形式,学会为学生们高质量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活动得到了福清市龙山街道融东社区、福清融心青少年事务社工中心、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和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的大力协助,相关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上旭、副会长兼秘书长戴永东、副会长吴强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共同出席,为研学活动提供了专业指导与坚实保障。

专题教育:铭记烽火岁月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切缅怀历史,会所精心策划了专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师生们首先集中观看了抗战题材教育视频,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理论引领:筑牢信仰之基
活动特邀研究员念家圣老师作专题学术分享。念老师以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的理论视角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大学生学习党史的核心价值。他强调,这不仅是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认知的必然要求,更是培育家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的精神基石。

在深入的理论阐述后,念老师深情讲述了新闻战线革命烈士吴源生的感人事迹,通过这一鲜活的英雄典范,生动诠释了党史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强大精神感召力,引领与会者深化对党史内涵的理解与体悟。

实地感悟:追寻红色足迹
在副会长兼秘书长戴永东的带领下,师生们有序参观了会所内的红色宣传栏。戴秘书长结合史料内容,为师生们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讲解。

深情回望:玉融山河血
活动的高潮是常务副会长陈上旭发表的专题演讲——《玉融山河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福清抗日武装斗争》。陈会长开篇深情感慨:“八秩光阴流转,福清的山河早已抚平战火创伤,但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1941年与1944年的两次沦陷,依然如烙印般镌刻在玉融儿女的记忆深处。”

他讲述着烽火连天的岁月:1941年,中共福清中心县委迅即组建三支抗日劲旅。陈金来领导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陈亨源领导福长抗日游击大队;何胥陶领导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陈金来和陈亨源最终会师长乐抗日游击总队,他们在三溪战役和长乐琅尾港伏击战立下不朽的战功,鼓舞全民的抗战意志!其中他们在指挥琅尾港伏击战中击毙日军警备司令田中岛中佐、分队长村野及官兵42名,我方无一伤亡!铸就闽中抗战经典战例。陈金来荣获国民政府颁发的抗日金质奖章。1944年福清再度沦陷,陈亨源与何胥陶推动国民党自卫队改编为“福建抗日先遣队福清支队”,同时组织青年奔赴长乐续战敌寇。从漈头到海口,从玉岭至三溪,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共产党人领导的游击健儿的热血。

陈会长指出,今日福清,高楼林立取代了昔日硝烟,但红色基因始终薪火相传。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老党员、抗疫前线的青年突击队、实验室里的科研尖兵——他们正以新时代的方式赓续着先辈的精神血脉。他寄语青年学子:“正如琅尾港胜利后那枚金质奖章闪耀的光芒,今天的我们更当铭记:山河无恙,皆因先烈以血肉铸就长城;吾辈自强,方能守护这盛世如您所愿!”

青春誓言:传承时代使命
陈会长饱含深情的讲述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会后,学生们纷纷发表感言,表达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的坚定决心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青春热情。带队老师吴钦慧也发表了讲话,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的教育意义。

活动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此次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更是一次生动的实践课堂,为青年学子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他们在新时代征程上奋力书写青春华章。

福清市中共历史学会征研编辑部
文: 陈上旭
照片: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提供及我会沈祖兴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