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8

致敬福清一中建校100周年(十一)福清一中党总支书记、...

 
小帮 发表于 2025-6-17 14: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824 3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编者按】

青青凤凰山,悠悠龙江水。福清这片沃土,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

1925年秋,融城凤凰山南侧,高巷陈氏祠堂内,福清县立中学创建,叩开了福清公办现代中等教育的大门。这就是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的前身之一。

百年长河,桃李芬芳;俊采星驰,凤翔寰宇。厚重的传统,优良的校风,勤勉的教师,卓越的学生,铸就了福清一中这所百年名校不同凡响的历史风采。

一所优秀的学校,就是一座文明与智慧的殿堂,就是一段奋斗与奉献的征程。让我们走进福清一中,倾听这所百年名校的前尘往事。

上世纪90年代,春天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上演,跨越的旋律在玉融城乡奏响。

140733x88cubdu5dfadzou.jpeg


在那个充满变革与面对挑战的年代,在那个阳光和煦与激情澎湃的年代,福清一中伴随着福清城市跨越发展的铿锵脚步,在双文明建设中展现了高标准,奏出了最强音。

1990年12月,福清撤县建市。城市新立,百业待兴。

就在这一年2月,周继光从唐超校长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福清一中的当家人。面对狂飚突进的时代浪潮,肩负一中发展的沉重责任,周继光真切感受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八个字的真实份量。

(一)

140733oi9jfii58fi9mbsa.jpeg


周继光,1941年8月出生于福清沙埔太武村一户贫困农家,凭借艰辛努力,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第二师范学院(今闽南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

1966年7月大学毕业后,周继光分配到屏南一中任教,1976年11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屏南一中教务处副主任、党支部委员。1984年8月调任福清一中副校长,1990年2月晋升为校长,1993年9月兼任中共福清一中总支书记。1997年11月改任中共福清一中总支书记,直至2001年退休。

无论是在屏南山区,还是在福清家乡,无论是在三尺讲台,还是在领导岗位,周继光将全部身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他思想敏锐、紧跟时代,善聚合力、勇担责任,特别是接任福清一中第一把手后,更加展现出他勇于先行的气魄和创新开拓的品格。他紧紧团结学校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广泛汇聚侨胞校友弘大合力,慎重措施、大胆动作,不畏挑战、锐意改革,在福清“出国热”严重冲击、优秀教师大量流失的大背景下,让福清一中与刚刚撤县建市的福清城市同频共振、成长跨越。

1991年,福清一中荣膺福州市“双文明标兵单位”称号,是当年度福州市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最高荣誉的学校。

1996年,福清一中在福州各县(市)中学中,第一个被福建省教委确认为一级达标学校,矗起学校发展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140733bvo5vovfa95r5t5s.jpeg

与此同时,上世纪90年代,福清一中各项事业发展勇立涛头,学校先后荣获省、福州市级荣誉50多项,成为“获奖大户”。周继光校长以其卓越的治校成果,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肯定,1992年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1994年荣获福清市“十佳”校长,1995年荣获福州市第24届劳动模范,1996年被评为福州市“优秀校长”。

(二)

上世纪90年代,福清一中连续蝉联福建省文明学校称号,成为福州地区“双文明”建设的一扇最靓丽的窗口。周继光校长就是福清一中“双文明”建设的领头人。

他注重以身作则,提升班子整体效能。他深知勤政廉政决定能否真正树立威信,坚持早晚巡视校园,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在招生工作中坚持“两公开一监督”;在“出国热”中顶住压力,严格手续;曾两次拒绝工头送款近2万元,坚持学校侨建工程公事公办。他要求校处两级在理论联系实际上狠下功夫,力求做到“知”“信”“行”三者统一;带头亮相揭丑,勇于解剖自己,正确对待师生意见建议,维护班子真诚团结,发挥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广大教职员工合力。

他坚持以德为先,强调全员全程育人。紧跟形势,强化认识,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他认为以德为先不仅要体现在思想上,关键要落实在决策和行动上,在学校经费极不充裕的情况下,他仍然下定决心,向德育工作实行思想、人事、经费三个“倾斜”。他强调全员全程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并继承老校长的办学思想,突出环境育人。他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力求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1990年春季开学式开成学雷锋动员大会,启动教师发挥学科教学对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作用。

140734k4m0z99hz9l6lsxb.jpeg


他注意树立典型,弘扬一中优良传统。1990年12月16日,高一(3)班施文清、刘麟两位学生在渔溪镇黄檗山龙潭口,为抢救落水的福建师大外语系实习教师黄秀草而英勇献身。事情发生后,他积极倡导把两位学生的舍己救人不幸牺牲,作为尊师爱生时代精神的升华,在全体师生中组织开展向施文清、刘麟学习活动,并将高一(3)班命名为“文麟班”。他还争取社会各界和全校师生捐款3万多元,在校园凤凰山上修建“文麟亭”,并亲自撰写一幅对联“人间自有真情在,亮节高风共宏扬”。后来该亭被列为福清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从此每三年,高一(3)都会迎来一个新的“文麟班”,两位年仅17岁的青年学生“十米龙潭、舍身救师”的英雄故事,在福清一中代代传承。

(三)

140734mockeqvdd3y3qmzk.jpeg

福清一中的建设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海内海外各界热心人士的群策群力,慷慨襄助。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周继光校长费尽心力,四处奔波,争取八方“抬”教,福清一中的硬件配套迅速改善。

有效借助活动载体。积极宣传福清一中的教育成果和暂时面临的办学难题,争取海外侨胞、各地校友的热心支持。组织召开65周年校庆座谈会,争取八方“抬”教,筹措8万多元,打响改善办学条件第一炮。1995年4月7日,成功举办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2000多名校友云集校园,献计献策献力。

全力争取侨界支持。1993年10月,周继光校长与林友来老校长远赴印尼,争取融籍爱乡华侨鼎力相助,筹资300多万元兴建了融侨教学楼。争取跨国企业林氏集团支持,获捐130万元兴建七层元洪学生宿舍楼。争取著名侨领、印尼金锋集团创始人林学善先生支持,捐建建筑面积达1780平方米的一座图书馆。同时他通过福州市人大、政协提案,争取到福州市级财政拨款400多万元,建成使用面积5800多平方米的科学楼。

140734tv3930sw0pdwdkv8.jpeg


积极践行优师策略。90年代初,他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营建50套教工新单元住房。1993年,争取校友和侨胞支持,新盖一栋“尊师楼”。倡导建立福清一中“离退休教职员百万元基金”,为离退休教师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倡导设立福清一中“特困生基金”,由学校拿一点,师生捐一点,社会捐一点,专款专用,破解特困学生的生活难题。推行党政工团共建“教工之家”,在其带领下,福清一中连续五届荣膺“福建省模范教工之家”称号。

珍视一中历史文脉。福清一中校园内原有一座教学楼慨尘楼,后改为学生宿舍楼。慨尘楼系郑忾辰先生募资所建。60年来,古榕南侧的这座慨尘楼书声琅琅,一代代凤凰山学子从这里启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慨尘楼年久老旧,已不适合现代教育需要。90年代初因校园总体规划需要,拆掉了这座楼。为永远纪念郑忾辰先生兴学育才的历史功绩,周继光倡议在原慨尘楼旧址旁建“慨尘亭”。这一倡议得到了福清一中62届校友魏可英、林学甫先生的积极响应和慷慨解囊。1995年校庆日“慨尘亭”建成,如今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140734hu86wfuwvp8m6u0i.jpeg

周继光校长曾在校园古榕树下设立“教给真善美,学做文明人”宣传展牌,用以诫勉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他坚信“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矣;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矣!”如今,他已退休离任24年,但其至善至美的人格风范,仍为一中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所称道。

作者:何华龙,福清一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福清市社科专家

首发:知福清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
清香百合花 | 来自山东
培养人才的摇篮,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发展才是硬道理
2025-6-21 22:52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6-18 10:14:19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半度微凉 | 来自福建
看起来好像还可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6-21 22:52:51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7-17 21:47 , Processed in 0.080604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