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9

福清人的来历

 
鱼头侄儿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118 4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在福建东南沿海,藏着一座被时光雕琢了四千年的传奇之城 —— 福清。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考古发现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燃起人类文明的火种。先民们在东张镇白豸寺一带的近溪小丘上,建起颇具规模的村落,用磨制石器开垦土地,捧着上釉陶器烹煮三餐,一边耕作渔猎,一边编织陶器,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在福建东南沿海,藏着一座被时光雕琢了四千年的传奇之城 —— 福清。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考古发现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燃起人类文明的火种。先民们在东张镇白豸寺一带的近溪小丘上,建起颇具规模的村落,用磨制石器开垦土地,捧着上釉陶器烹煮三餐,一边耕作渔猎,一边编织陶器,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西晋、南北朝的战火,唐末契丹铁骑,宋末金人的铁蹄,明末满族入关…… 每一次中原动荡,都成为福清人口变迁的催化剂。大批中原人扶老携幼南迁,尤其是南宋之后,南方彻底成为汉人的主要聚居地。仔细追溯福清人的族谱会发现,唐、宋之间,元、明之交,不少福清人的先祖都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县,还有江苏、浙江等地;到了清代,闽南及邻县的移民又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如今福清大姓陈氏、林氏、叶氏、郑氏,至今还保留着一口带着中原韵味的乡音,逢年过节的习俗里,也藏着千里之外的古老记忆。

在这场跨越千年的人口迁徙中,曾经生活在福清的闽越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逐渐与南迁汉人融合。有趣的是,福清方言里 “唐晡人”“诸娘人” 这些称呼,就源自唐朝军队铺兵与当地 “无诸国” 女子联姻的历史。随着民族融合的加深,少数民族的身影慢慢隐入历史长河,却在福清文化里留下独特的印记。

然而福清的地理条件却有点 “苛刻”,“八山一水一分田” 的地形,加上自古以来居高不下的人口出生率,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从南宋开始,福清人不得不做出一个悲壮的选择 —— 漂洋过海。他们乘着木船,穿越风浪,在异国他乡白手起家。谁能想到,这份无奈之举,竟让福清成为了全国闻名的侨乡,更成为众多台湾同胞魂牵梦绕的祖籍地。

四千年岁月流转,福清用斑驳的遗址、独特的方言、遍布世界的侨胞故事,书写着一部波澜壮阔的生存史诗。下次再听到福清这个名字,可别只当它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这里藏着的,是一部跨越千年的传奇。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4)
随缘666 | 来自福建
福清这里藏着一部跨越千年的传奇。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四千年
7 天前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7 天前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半度微凉 | 来自福建
福建东南沿海,藏着一座被时光雕琢了四千年的传奇之城 —— 福清。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7 天前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福清遍天下 | 来自福建
福清方言是怎么诞生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5 天前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14 11:49 , Processed in 0.075012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