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13

福州五龙潭古迹探秘

 
龙行天下2024 发表于 2025-4-27 14:4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524 22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 五龙潭古迹探秘:历史、传说与自然奇观的交融

五龙潭,这一名称在中国多地皆有分布,其中以浙江宁波鄞州五龙潭和山东济南五龙潭最为著名,二者虽同名却各具特色,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本文将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神话传说、建筑遗迹及自然景观等多维度,深入探索这两处五龙潭的古迹奥秘,揭示其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底蕴。

## 五龙潭的地理分布与自然特征

五龙潭之名在中国并非独一无二,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浙江宁波鄞州区龙观乡的五龙潭与山东济南旧城西门外泺源桥北的五龙潭。这两处自然景观虽共享"五龙"之名,却因地理位置与地质构造的差异而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

**宁波五龙潭**位于天开山峡谷之中,距宁波市区约40公里,景区总面积达16平方公里。这里由孚泽潭、昭泽潭、润泽潭、利泽潭和显泽潭五个潭组成,宛如一串翡翠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五潭各有特色:孚泽潭碧水清澈,昭泽潭瀑布如帘,润泽潭幽深静谧,利泽潭气势磅礴,显泽潭则因水流旋转而得名。据《鄞县志》记载,唐代已有僧人在此建天井院,北宋建隆元年(960)明州刺史李伉建"五龙神堂",治平元年(1064)宋英宗赐额"天寿院",使这里成为观瀑赏景之胜地。

**济南五龙潭**则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历史更为悠久。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北魏以前就有这片水域,当时称"净池",是大明湖的一隅。元代时,因传说潭内有五方龙神,人们在潭边建庙供奉,自此改称五龙潭。济南五龙潭以其泉群闻名,公园内散布着形态各异的26处古名泉,构成济南四大泉群之一的五龙潭泉群,被誉为四大泉群中水质最佳者。

两处五龙潭虽相隔千里,却都因"水"而灵,因"龙"而名。宁波五龙潭以瀑布与深潭取胜,山高谷深,气势恢宏;济南五龙潭则以泉群著称,亭台楼阁间泉水潺潺,更显雅致。这种地理与自然特征的差异,也为两地五龙潭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传说。

## 历史沿革与文献记载

五龙潭的历史渊源深厚,尤其是济南五龙潭,其历史可追溯至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的"净池"即为今日五龙潭的前身,当时尚属大明湖的一部分。随着地理变迁,水域逐渐缩小,至元代形成独立潭池。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复龙祥观施田记》中记载:"闻故老言,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将五龙潭与唐代名将秦琼联系起来,增添了历史神秘色彩。

宁波五龙潭的历史记载则多见于地方志书。宋宝庆《四明志》详细记载了天井山五龙潭:"天井山,在通远乡,神龙所居,有五井焉,一岩突兀而出者,下瞰百仞之渊"。北宋宣和三年(1121),鄞县文士周铢在《天寿院记》中描述了五龙潭瀑布之美:"四明山盘亘千里,隐如叠浪,惟灌顶、定光为最高,旁有瀑布泻于两山万叠之间,峭壁参云,足不可到,其下有五井焉,泓然澄深,清澈见底,是为天井"。这些文献不仅证实了五龙潭悠久的历史,也记录了古人对其自然奇观的赞叹。

值得注意的是,两处五龙潭在历史上都与祈雨活动密切相关。济南五龙潭"每遇大旱,祷雨则应",元代时因此在潭边建庙供奉五方龙神;宁波五龙潭同样有"岁旱祷于井,随求而应"的记载,古代鄞县"请龙求雨"的习俗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废止。这种共通的祈雨功能,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也是"龙"文化在水域崇拜中的具体体现。

## 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

五龙潭之所以引人入胜,除了自然美景外,更因其承载的丰富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这些口耳相传的叙事不仅增添了五龙潭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当地民众的信仰与价值观。

**济南五龙潭**最著名的传说莫过于与唐代名将秦琼的联系。坊间流传,秦琼府第在一次豪雨后突然塌陷,形成了今日的五龙潭。这一传说在元代张养浩的记载中已有提及,清代训诂学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记》中更明确写道:"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传说中还有水性好的青年潜入潭底见到"秦琼府"大门的细节,为这一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1982年,济南园林局工作人员在清理五龙潭时,确实挖出一块唐石碑,上刻"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宅",此碑现仍保留在五龙潭公园内,为传说提供了一定的实物佐证。

**宁波五龙潭**则流传着"龙母"秀珍的动人故事。传说秀珍少女在河畔食红桃而孕,生下四子后,孩子们竟化为四条龙在庙柱间嬉戏,秀珍惊吓之余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龙。上神怜悯,让母子五龙相依于天井山,即今日的五龙潭。五潭分别由青龙、黑龙、黄龙、白龙、赤龙司主,百姓常以龙神名称呼潭名。这一传说解释了五龙潭名称的由来,也将自然景观与龙神崇拜紧密结合。

两处五龙潭的传说虽有差异,但都围绕"龙"这一核心意象展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与水、龙与雨的密切关联。这些传说不仅是民间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理解当地文化心理的重要窗口。值得注意的是,济南五龙潭的传说更倾向于历史人物附会,而宁波五龙潭的传说则更具神话色彩,这种差异或许与两地不同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结构有关。

## 建筑遗迹与人文景观

五龙潭周边保留着丰富的历史建筑遗迹,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五龙潭的文化景观体系。

在**宁波五龙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遗迹当属祭龙台。登上五潭之巅,可见一座用70吨福建孔雀绿石雕成的五龙图腾祭龙柱巍然屹立,祭龙柱高约9米,直径2.5米,国内罕见,蔚为壮观。站在祭坛凭栏远眺,四周五峰环抱,五龙潭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此外,景区内还有重建的"关龙庙",其门前对联"上下茶亭青草湾,湾湾清水通大海;高低龙潭天井山,山山翠脉连昆仑",生动描绘了五龙潭的地理风貌。百丈岩上沙孟海老先生书写的巨大"龙"字,也成为五龙潭的标志性景观。

**济南五龙潭**则以传统园林建筑见长。公园正门处的五龙壁,长11.8米,高4.2米,建于1987年,图案为"五龙腾飞"浮雕,由蔚蓝色陶瓷拼接而成,气势磅礴。园内散布着名仕阁、天镜泉亭、回马泉廊等传统建筑,与泉水景观和谐统一。天镜泉又名江家池,因"日月星云倒映水面如天垂镜"而得名,池边亭台可供游人休憩观景。回马泉则以其独特的"泡泡泉"景观吸引游客,潭底软沙中不时冒出串串气泡,有的如珍珠摇曳,有的似碎花绽放,充满童趣。

两处五龙潭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地域文化差异:宁波五龙潭的建筑更显山野之趣,与峡谷瀑布环境相协调;济南五龙潭的建筑则更具城市园林特色,精致典雅。但二者都注重将人文元素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

## 自然奇观与科学解释

五龙潭不仅文化底蕴深厚,其自然景观也充满神奇色彩,有些现象甚至引发科学界的关注与探讨。

**济南五龙潭**最神秘的现象莫过于潭中鱼群的"季节性消失"。据记载,在干旱年份,当潭水只剩很少时,原本成群的鱼儿会神秘失踪;而雨水丰沛时,鱼群又突然重现。2003年济南大旱时,五龙潭水面缩减至不到十多平方米,但潭内大鱼和乌龟却少见死亡,一些身长一米的大鱼甚至不见了踪影;后来降雨恢复,这些鱼龟又神奇出现。山东省水文局研究员商广宇解释称,五龙潭底部有很深的裂隙并与溶洞相通,干旱时鱼群随水位下降进入地下溶洞,水位上涨时又游回潭中。这一科学解释揭示了地质构造与生态现象的关联,但民间仍流传着"秦琼化龙守护"的浪漫想象。

另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五龙潭的"深不可测"。虽然景区测量潭水深4米有余,溢水标高25.8米,但民间长期流传"潭深莫测"的说法。历史上五龙潭曾多次出现异象:1908年深夜潭水突然沸腾,浮现唐代府院;1938年潭中巨响后水面漂出大量古书。2004年10月28日凌晨,潭池突发局部塌陷,目击者描述当时水面"像百泉喷涌",持续约20分钟后,冒水泡的那片潭底整体塌陷,深不见底。地质专家解释为"泉水涌动,水一直往上拱,时间久了顶的压力大就形成了塌陷",但这一现象仍为五龙潭增添了神秘色彩。

**宁波五龙潭**的自然奇观则主要体现在瀑布景观上。五潭瀑布各具特色:百丈瀑"飞流直下三千尺";利泽潭瀑布"像五六米宽的巨龙从九十来米高的顶上直落下来,冲入潭中,同时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显泽潭瀑布则因水流冲击岩石转弯后"笔直地跨进潭里"而得名"旋转潭"。这些瀑布不仅景色壮观,其形成过程也反映了当地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水文特征。

*表:宁波与济南五龙潭自然奇观比较*

| **特征** | **宁波五龙潭** | **济南五龙潭** ||----------|----------------|----------------|| **主要自然景观** | 五级瀑布与深潭 | 泉群与潭池 || **神秘现象** | 无特别记载 | 鱼群季节性消失、潭底塌陷 || **科学解释** | 地质构造形成瀑布 | 地下溶洞系统连通 || **民间解释** | 五龙居所 | 秦琼府邸遗迹 |

两处五龙潭的自然奇观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奥秘。科学解释与民间传说并行不悖,共同构成了五龙潭的多重魅力。对这些现象的不同解读,也反映了人类认知自然的不同方式——理性科学与感性想象的和谐共存。

## 五龙潭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现状

作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名胜古迹,五龙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其保护与开发也日益受到重视。

**宁波五龙潭**现已开发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宁波市的"新十景"之一。景区以自然风光为依托,形成以中华龙文化、浙东山乡风情及溪流飞瀑怪石险峰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游览路线沿五个潭次第展开,游客可体验从青草湾到祭龙台的完整景观序列,感受"五龙飞练潭清幽"的意境。景区内还建有竹廊茶坊等休憩设施,游客可"以一壶清茶相佐,抬头,青天白云,俯身,青潭幽幽,平望,高处有素纨挂下",充分领略山水之乐。

**济南五龙潭**作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早在1987年就进行了五龙壁等景观建设。公园虽面积不大,但"泉灵、潭净、景雅",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汩汩泉水汇集注入北邻的大明湖。近年来,随着济南保泉工程的实施,五龙潭泉群得到有效保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月牙泉,作为济南水位最高的泉,它的喷涌意味着济南72名泉全部喷涌。清道光年间《乡园忆旧录》记载的"月牙飞瀑"景观,在时隔六年后重现,吸引了大量游客。

两处五龙潭的保护与开发采取了不同策略:宁波五龙潭依托峡谷自然风光,强调生态旅游与户外体验;济南五龙潭则注重历史文化挖掘与城市休闲功能。这种差异源于两地不同的资源禀赋与区位条件,但都体现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

从文化价值角度看,五龙潭是研究中国古代水崇拜、龙文化、祈雨习俗的重要实物载体。相关传说故事、历史文献、建筑遗迹、民俗活动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化景观系统。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同时完善保护措施,确保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永续传承。

## 结语:五龙潭的双重魅力

通过对宁波与济南两处五龙潭的对比探索,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这些古老水域的双重魅力——既是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又是积淀深厚的人文遗产。五龙潭之"古",不仅体现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上,更表现在其承载的文化记忆与集体想象中;五龙潭之"迹",既有实体的建筑与景观,也有无形的传说与习俗。

站在科学视角,五龙潭的神秘现象大多能找到合理解释;但若完全以理性剖析,又恐失去其诗意与灵性。或许,对五龙潭最好的态度是保持开放与敬畏——既欣赏其自然之美,也品味其文化之韵;既了解科学真相,也尊重民间想象。正如济南五龙潭边石碑上孔孚诗句所言:"掬一捧泉水,洗一洗眼睛,心也绿了",五龙潭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洗净尘世浮华,让心灵回归本真。

无论是宁波峡谷中的五级飞瀑,还是济南城中的千年古潭,五龙潭都以水为媒,连通古今,融合自然与人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有情"的生动诠释。探秘五龙潭,不仅是地理上的探索,更是文化上的寻根,心灵上的回归。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2)
匠匠 | 来自福建
好看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不错不错
2025-5-1 17:48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4-27 16:50:13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Chérie | 来自福建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还行吧
2025-5-1 17:49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4-27 22:57:21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小数点 | 来自福建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可以看看
2025-5-1 17:49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4-27 23:06:26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一一11 | 来自福建
1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666
2025-5-1 17:49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4-27 23:40:43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24n | 来自福建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666
2025-5-1 17:50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4-28 01:53:07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小眼眯眯 | 来自福建
还不错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就是这样子的
2025-5-1 17:50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4-28 09:06:10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Czvon | 来自福建
不错不错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看起来很不错啊
2025-5-1 17:50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4-28 09:13:16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糖搏虎 | 来自福建
过多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什么情况啊
2025-5-1 17:51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4-28 09:14:42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5339 | 来自福建
不错不错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一般般吧
2025-5-1 17:51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5-4-28 12:24:43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8-12 21:48 , Processed in 0.071169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