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在大埔村户籍人口里,回族人口占比高达45%,是个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村。村内以回族特色为主的人文古迹众多,有数十栋历史建筑保存较好,且多始建于清朝或民国。多元民族融合的风貌,在大埔村随处可见,走进这里,仿佛一下子从繁华喧嚣的城市中抽离,步入另一个充满魅力的世外桃源。据了解,大埔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于2024年10月中旬启动,目前已完成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还通过盘活古厝资源,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丰富的回族文化体验区。
大埔丁氏祖祠(预保护古建筑)院落一改过去的毛坯样貌,以“回味大埔”为主题进行改造,目前已焕然一新。
院落立面悬挂着“回味大埔”字体及彩灯,墙面有着独具回族特色的彩绘,色彩绚丽,十分吸睛,是一个打卡出片的好地方。
“我们计划在大埔丁氏祖祠(预保护古建筑)中,结合回族特色手工艺与其他民俗文化进行展示、体验等活动,节假日还将在院落开展特色集市、非遗集市等,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回族文化。”大埔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丁氏回族文化展示馆由古厝三乐厅改造而成。展示馆入口空间左右两边,分别以“江水融园”和“回味大埔”为主题,通过展现汉族和回族元素的彩绘,营造多元文化交融与和谐共生的氛围。
左侧厢房,整体空间设计融入回族特色的几何图案和花卉纹样,通过实物展示回族的民族服饰,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回族独特的服饰文化魅力。
上厅及耳房是大埔村丁氏回族展示馆的核心展示区。从丁氏回族的历史沿革到传统风俗,这里全方位呈现丁氏回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一提的是,耳房内还陈列着鸡笼等颇具回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器物。
据悉,展示馆对外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7:00。回族有烧鸡笼、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俗文化传统。大埔村城中村改造聚焦当地特色,在大埔村村委附近的村主路墙面提升改造中,通过墙绘艺术生动展现了回族独特的民俗文化。
身着回族特色服装的男女老少集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名回族男子正专注地在火前烧鸡笼……一个个画面十分生动有趣、色彩丰富。
这些墙绘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又生动展示了回族文化的魅力,成为市民游客又一打卡留念好去处。
当前,村内已为多个改造完成的景点设立指示牌。市民游客从村口进入,即可通过指示牌指引,前往各个打卡点。
据悉,大埔村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打造了“回味大埔”、丁氏回族文化展示馆、村主路墙面提升改造,还完成了滨江文化公园(一期)、道路综合提升、建设停车场、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品质,还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游玩体验。
“大埔村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中,我们完善了村内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同时,在改造中,我们保留和传承了大埔村的文化特色,不仅能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带动村庄的旅游业发展。”大埔村党总支书记丁实霖告诉记者,接下来,将继续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扩大改造范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盘活古厝群,让大埔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大埔,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村落,如今正焕发出多元时尚的活力。这里不仅有古厝、传统街区等历史遗迹,更有滨水集市、古厝民宿、茶饮咖啡等新兴业态即将蓬勃发展。目前,大埔正期待着更多主理人的加入,用双手描绘对这片土地的无限探索与创意。
据悉,大埔村城中村改造二期项目正持续推进中,未来将完成林永霖美术馆改造、古厝群自主更新等十余个项目,深度挖掘并盘活村内丰富的文化资源,串珠成链,推出游玩项目多样的旅游路线,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参观体验。
via壹福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