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3年6月1日,两位老人来到福清一中,说是有几份资料面送给笔者。
他俩是一对伉俪,男的叫林拯,福清私立文光中学(以下简称“文光中学”)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校长,福清中学(今福清一中前身)副校长林智彪的长子。
林智彪校长
一坐下,林拯就拿出一个档案袋,里面装有《林智彪生平资料》《任福清文光中学校长的自传(1950.1-1951.3)》《任福清中学副校长的教职表(1951.4-1954.8)》《林智彪简介(1917.9.5-1957.12.18)》。他说,这些资料由福清市档案馆提供,可以作为一段历史的佐证。
经他这么一说,笔者找来一本福清一中建校70周年时编写的《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校志》,发现“第二章 领导与管理”中的“第一节 机构设置”[附录一]福清一中历届校长一览表(建国前)私立文光中学校长一栏里,赫然有“林智彪”的名字,任期是“1950年7月至1951年4月”。
(二)
然而,在福清一中80周年编印的纪念册及校志中,均把“林智彪”校长的名字漏掉,其中原因成了一个谜。
林拯说,平常与别人交谈,他都会为父亲曾是福清一中前身文光中学的校长而自豪。但在当年,其家人参加福清一中80周年校庆时,却没有看到父亲的名字,当场羞愧难当,别人也以为他是吹牛。福清一中在建校90周年时重建的校史馆,“林智彪”的名字也没有在历任校长一栏中展示。
这么多年来,林拯一直耿耿于怀,想弄清这个问题,直到退休后才有时间做这个事。近期,他在查找资料时发现,自己的父亲还不是一般人,一是成绩优异,当年初中集中会考,成绩位居全省第八、福清县第一,这要是在古代可不得了,起码是个举人。二是担任文光中学校长、福清中学副校长时,做过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
林拯说,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埋没掉,而且父亲的任期也被弄错了。希望能得到更正,还历史本来面目的。
(三)
此后,笔者认真查阅了关于林智彪校长的所有资料,以及原福清私立文光中学学生陈毓峰撰写的回忆文章《林智彪校长几多逸事——写在福清一中百年华诞前夕》,脑海中的林智彪校长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林智彪(1917-1957),出生于福清海口岑兜村。1925年2月至1929年12月在岑兜小学就学。1930年1月至1931年7月在私立融美高等小学(龙田)就读高小。1931年8月升入私立融美初级中学(今福清三中前身)学习。初中二三年级时,主编《甲子周刊》《自治旬刊》校刊,同学陈振芳、林智庚是主要的撰稿人。
三年后的1934年8月,林智彪以初中集中会考全省第八名、福清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福建省立师范学校。福建省立师范学校的前身,是1903年由晚清帝师、官至礼部侍郎的陈宝琛创建的“全闽师范学堂”,校址在福州乌石山,是中国最早的培养师资的新式学校之一,素有“闽师之源”美誉。
(四)
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林智彪回到一穷二白的家乡福清,开启了自己的乡村教育生涯。1937年8月至1938年1月,在海口梧屿小学担任教导主任。1938年2至7月,转任龙田第三中心民校校长。1938年8月至1944年7月,先后担任高山院西小学校长、江镜小学校长、杞店(今海口岑兜)中心学校校长、海口松潭小学教导主任等职。
1944年8月,和张端机(1915-2004)一同考进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47年7月毕业。
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于1941年6月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福建战时省会永安,1946年回迁至福州乌石山原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旧址。毕业时,时任福清私立文光中学(高中)校长俞慎初专程前往福州,邀请林智彪回乡服务,得到福建省教育厅的批准。
(五)

1947年秋至1949年底,林智彪在福清私立文光中学担任训育主任。1950年1月至1951年3月,担任福清私立文光中学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校长。
原福清私立文光中学学生陈毓峰回忆说,林校长身材魁梧,宽肩膀,国字脸,略带古铜色,作报告神情激昂,声若洪钟,听到有同学议论说,“林校长像牵驴”。
1994年版《福清市志》有载,1951年4月7日,福清县立初级中学(含此前已并入县立中学的福清私立闽海初级中学)、福清私立文光中学合并为“福建省福清中学”。校长由县长李毅兼任。文光中学原校长林智彪、县立中学原校长陈云官任福清中学副校长,林智彪主持工作。将原县中定为校本部,原文光中学校园定为二部,龚厝祠和原明义中学留下的部分校舍定为三、四部,较场埔作为学校的运动场。
李毅调任闽侯专署后,县长杨伯厚继任,旋又调离。

1952年9月,上级委派福清城关区指导员李晨光到校担任第一副校长。李晨光是南下干部、中共党员,主管政治,陈云官副校长还兼任繁重的语文教学工作,林智彪副校长就成了行政总管。他们三位同心协力,在新中国成立最初五年一穷二白的艰难岁月里,为福清一中的成长壮大立下汗马功劳。
1955年,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福清中学改名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简称福清一中。

(六)
在福清中学期间,林智彪在担任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1950年4月,他参加中苏友好协会,担任福清县协会干事、福清中学协会主席。1951年4月至7月,进入福建人民革命大学进修。1951年12月,参加福清县教育工会,担任县委员、福清中学主席。1952年9月,担任福清县教育工会第二届主席。1954年4月,当选第一届福清县人民代表。
1954年8月,林智彪调离福清中学,到福清第二初级中学(今福清三中)担任工会主席,历史、语文教员,兼福清教育工会宣传委员。

(七)
1957年12月,林智彪突然因病英年早逝,年仅40岁。

林拯回忆说,1957年12月17日,父亲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特香,吃得饱。下午3点多,人不舒服,吐血,急送龙田医院。当天午夜又吐血,次日凌晨3点再送福清县医院,无救。1957年12月18日早晨5时半走的。我母亲说,“福清一中起床钟声敲响,父亲走了。从此世上少了个林智彪”。
福清私立文光中学、福清中学的五年,是林智彪校长干得最欢、最有成就感的五年。由于历史原因,他被迫离开了这所心爱的校园。
在福清三中,林智彪本也可以再谱教育新篇,但却过早离开了我们,真可谓“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回首林智彪校长的生平与成就,我们不得不感慨:尽管英年早逝,但他的一生如火焰般璀璨,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首发:知福清
作者:何华龙,福清一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福清市社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