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6

四川有30万福清人后裔?!

 
大姐姐 发表于 2024-11-21 09: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097 2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西昌,一座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移民的汇聚之地。近日,通过对西昌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相关史料的挖掘,发现西昌至少有30万人是福建省福清市人的后裔。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西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再次证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交融的辉煌篇章。


085932ab74u74ffdjb4sqx.png

085929e21zm4l9mqyzybnz.jpeg

福建籍移民信息的碑刻记载


西昌的明代福建籍移民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当时,建昌卫(今西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发动叛乱,杀官军、掠屯牛、烧营屋、劫军粮,率众攻城。为了平定叛乱,太祖朱元璋调集京卫及陕西兵万五千余人,命总兵凉国公蓝玉进讨。经过激烈的战斗,蓝玉成功诱降月鲁帖木儿,并将其送往京师伏诛。


085931jdd9flxn6798fd96.png

福建籍移民信息的碑刻记载

叛乱平定后,明廷采纳了蓝玉“皆宜增军卫”的建议,增设了一批卫所,以加强军事控制。洪武二十七年九月,四川行都指挥使司设立,治所建昌城(今建昌古城),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为了稳固地方,平叛军队奉命屯田留守,戍边、筑城、屯垦。这些屯守官兵从邛海周边逐渐向安宁河流域迁徙发展。他们的后代逐步落籍为民,定居在建昌,成为了西昌福建籍移民的祖先。


085931pzzgy2qatm6ee1uz.png

福建籍移民的家谱记载

据各类史料记载,这些福建籍军屯移民大多来自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他们奉朝廷之命出征屯垦戍边,为巩固边防、开发大西南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经过630多年的繁衍生息,他们的后裔已经融入了西昌这片土地,成为了西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西昌,福建籍移民的文化记忆和乡土情结依然浓厚。他们保留着许多独特的文化习俗和信仰,如小脚趾为肉指甲、手臂有痕迹、“解手”等说法,以及供奉妈祖、五显华光大帝等庙宇祠堂的信仰。此外,西昌还保存着许多福建籍移民的碑刻记载和家谱资料。这些珍贵的史料为研究西昌福建籍移民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090004vlq4223pa1ihi71t.jpeg

090005maxskc4wclzkjs9m.png

福建籍移民的家谱记载


西昌福建籍移民的乡土情结不仅体现在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上,更体现在对西昌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奉献上。他们积极参与西昌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西昌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也积极寻根问祖,期望回到福建福州府福清县去看看青石桥,看看630多年前祖先住过的地方。


090005va1llhhlf4lkfza5.png

福建籍移民的家谱记载

为了促进西昌与福清两地的交流与合作,福建商会等组织也积极发挥作用,为两地架起沟通的桥梁。他们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两地人民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090005mye2h2hzxqfzeagz.png

福建籍移民的家谱记载

综上,西昌至少有30万人是福清人的后裔,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西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交融的辉煌篇章。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西昌与福清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章内容来源于严家梅先生相关调研报告,王仁刚老师的资料整理保存。

严家梅
福清市首批社科专家库专家、文史学者

王仁刚
西昌市川兴中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
西昌市作协邛泸诗社社长
凉山州非遗项目“川兴尔乌山歌”代表性传承人
西昌市非遗项目“西昌川兴汉族民间俗语”代表性传承人



来源: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
半度微凉 | 来自福建
这是什么情况?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11-21 22:19:34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清香百合花 | 来自山东
长知识了,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12-31 21:56:47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14 21:42 , Processed in 0.079251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