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上世纪80年代末,一股出国浪潮在福清掀起,在前辈们出国“淘金”故事的激励下,不少福清哥对出国闯荡充满了向往。陈克辉出生于福清市江阴镇的一个农村家庭,当时的他也同样心怀闯荡天下的豪迈雄心。1991年,一位在非洲莱索托经商的台湾老板来榕招工,陈克辉迎来了他书写传奇的机会。 莱索托位于非洲东南部,因其国土完全被南非环绕,故被称为“国中国”。出国需要费用,申请护照也不容易,1992年5月,陈克辉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签了劳务协议,踏上前往异国的飞机。此时的陈克辉对莱索托这个曾经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国家满怀憧憬,但现实却给了陈克辉沉重一击。
“当时包括我在内一共23名前往莱索托打工,到了那边才告知我们只有5个工作名额,我还算幸运,是其中一个有被安排工作的。但劳务协议上所约定的每个月1000美元报酬,也临时变卦只剩300美元。”陈克辉回忆。 五月是莱索托的冬天 陈克辉表示自己的心情 就像当时的天气一样“冷飕飕的” 想到出国费用 有一半是靠高额利息借来的 不知何时才能还清 陈克辉内心充满了迷茫 虽然和预想有很大的出入,但他暗暗告诫自己,既然来了就踏踏实实做事,只要肯干,早晚能闯出一番天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克辉开始了没日没夜地干活,在台湾老板的超市里负责进出货,从早上6点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几乎全年无休,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为了尽快克服语言关,陈克辉用一个小本子记录当地人谈话的内容和发音,再逐词逐句背下来。仅仅3个月,他就已经可以用英语和莱索托官方语言塞苏陀语和当地人进行日常的交流了,甚至还能给已经在莱索托生活多年的台湾老板当翻译。 在陈克辉的悉心经营下,超市的生意越来越好,不到一年营业额就翻了一倍。陈克辉也由此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还清了家中债务。得到了台湾老板的器重后,陈克辉需要处理更多的事务,但他总能尽心尽责完成,自身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锤炼。
1998年,合约期满后,陈克辉便自己开起了超市。多年来,陈克辉待人一向实在宽厚,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大家都亲切地称呼陈克辉一声“阿辉”。因此,陈克辉新开张的超市干脆就直接取名为“阿辉超市”。阿辉超市一开张,当地人便纷纷过来购物支持,仅半天时间,营业额就有近20万人民币。 再后来 陈克辉便一步步扩大他的商业版图 业务内容涵盖了 商品贸易、能源、液化气 工业、地产等诸多领域 业务范围延伸到了南非及周边国家
治安问题始终困扰着在非洲打拼的华侨华人,不少华侨华人都曾遭遇过不法侵害。“一次除夕夜,我和亲友们在家里聚餐,突然有十几个持枪匪徒入室抢劫,一根枪管直接抵在了我的脑门上。我太太和劫匪沟通,不要伤害我们,家里的东西你们可以都带走。于是劫匪们将我家洗劫一空,连鞋袜也不放过。过程中,我的朋友腹部被劫匪打了一枪,所幸最后没有生命危险。”陈克辉分享了他的经历。
这件事成了卡在陈克辉心里的一根刺,他一直希望能找到有效保障在莱侨胞生命财产安全的办法。2004年,全球首家华人警民合作中心在南非成立,运作多年以来,对保护当地华侨华人起到了积极作用。 有了成功的先例 陈克辉希望能够效仿南非的做法 并积极和大使馆以及当地政府沟通 2015年 莱索托华人警民合作中心 在陈克辉的牵头下成功创立 成为非洲第二个 成立警民合作中心的国家 警民合作中心每天都有8个警察24小时轮值,每人均配有枪支、防弹衣等装备。中心一年能够处理几百起大小事件,只要有侨胞求助,中心的专员、警察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帮助侨胞化解困境,当地的华侨华人因治安问题所受的侵害自此大大减少。
有侨胞遇到困难,陈克辉总是竭尽所能相助。侨胞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他就帮忙联系各个政府部门;侨胞要打官司,他就到法院充当翻译;有时,他还是侨胞家庭的调解员...... “华侨华人在外受到了伤害,能第一时间看到乡亲的面孔,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大的宽慰,特别是有语言交流障碍时,更需要有我们在,帮助侨胞我在所不辞。”陈克辉说。 事业有成后,陈克辉便一直希望能够回馈社会,积极促进中莱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流。
2013年,陈克辉在大使馆的支持下,创立了中莱民间友好行动基金,致力于帮助莱索托人民解决困难、改善生活。2014年起,陈克辉每年都举办“高尔夫球慈善邀请赛”,并将活动所获钱款悉数捐给了当地基金会。陈克辉说,参与这些活动虽然费时费力,还要花费不少资金,但既能造福当地民众,又能很好地树立起海外华侨华人的良好形象,自己义不容辞。 论爱国爱乡的企业家 陈克辉实至名归 出资参与捐建“水立方” 捐助善款用于重建汶川地震灾区 将12万件防疫物资送往家乡 为家乡盖起克辉楼用于老年人活动 ...... 只要祖国家乡有需要 陈克辉都会尽自己所能 给予无私的奉献 他的善举和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祖国的各项大型活动给予了他崇高的礼遇。介绍起家中摆放的证书、照片、邀请函,陈克辉如数家珍。
“这是我作为非洲代表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这是我受邀前往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阅兵的观礼台;这是我们一家人参加央视中秋晚会的邀请函,我是唯一受邀的非洲家庭......”每一张照片和邀请函的背后,都是陈克辉多年来爱国爱乡的印记。 谈及对未来的进一步规划,陈克辉笑着表示:“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好下一代!”陈克辉这份浓浓爱乡情也传递给了他的孩子们,“爱乡”像家规一样烙印在他们心中。陈克辉常带孩子们回乡参加“寻根之旅”等活动,还安排他们回到国内接受教育。儿女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家里的5个小孩都会讲福清话,难能可贵。
此外,作为一名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老侨,陈克辉现在也希望能多培养一些年轻的侨胞,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接力棒不断传递下去。
|